老人得了病,子女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影响,需要心理调节。
与患者“共情”,但不能失去自我 家属站在患者的角度、用患者的视角看待他的痛苦和担心,但一定要知道这些问题和感觉是患者的,而不是自己的。否则不仅自己精力、体力耗竭,还会增加患者的无力感、无能感和罪恶感,使患者更痛苦。
在护理过程中学会自我照顾 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原来相对稳定的生活规律会被打乱,子女要做出一些调整,放慢个人工作与生活速度。家属应该保存精力和体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比如安排病人何时复查,查阅一些与疾病有关的资料,学习怎样护理病人、怎样为病人做营养餐,处理突发事件和医生联系等。家庭成员间合理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必事事全家出动,让自己有精力在关键时候充分发挥作用。
建立稳定的亲朋支持系统 子女更应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接受“治疗疾病不是为了消灭疾病,而是为了过有质量的生活”的理念,使病人能带着疾病过高质量的生活。联系亲朋好友,大家一起问候、关心、帮助是病人和子女战胜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