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4日> 总第840期 > 08 > 新闻内容
两千年的解表药——紫苏
庞浩龙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相传两千年前,华佗一天在江南某地的河边采药。无意中发现一只水獭正在贪婪地吃着螃蟹,没过多久,这只水獭在地上打起滚来,可能是刚才吃多了。这时水獭沿着河滩爬到一片紫色的草前就吃了起来,而后又躺了一会儿,竟然没事了。

  华佗把这些草采了回来,亲自品尝,豁然有所悟,认为此草既然能解凉性螃蟹之毒,定属温性。此后每当有人因多食螃蟹而发生腹痛,华佗就用此草煎汤给他们喝,效果十分灵验。从此,华佗就把这种紫草称为“紫舒”。

  以后华佗又进一步发现它还有发表散寒之功,可以益脾、理气、和中、宣肺、止咳化痰等。至于现在“紫舒”怎么变成了“紫苏”,就无从考证了。

  中药释义:

  紫苏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两用的60种中药之一。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清凉无毒,能腌制小菜佐餐,常用于去腥、增鲜、提味。

  (庞浩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