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稿件:《春夏之交晒为王道》(2011年5月9日总825期1版,晒后背:调气血。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晒这些穴位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
后续反馈: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威:大清早去公园遛弯儿,在亭子、长廊等处,常见一些中老年人在用自己的背撞柱子。他们这是在想不开了?走近一询问,才知道人家是在锻炼,有的老同志,已经一口气坚持十多年了,自我感觉效果挺好。
这种很“民间”的健身方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呢?杨威表示,从中医上讲,撞背健身是有道理的。人的后背是督脉与膀胱经通汇之处,五脏六腑在膀胱经上都有反映,经常性地轻敲或按摩后背,可疏通经络,对整个身体都有好处。比如,尾巴骨处有个八髎穴,轻轻撞一下,对缓解坐骨神经痛有一定好处。
具体的方法也很简单,双脚离柱子约一脚掌的距离,双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后,让身体向背后的柱子自然倒去,尽量让整个背部同时撞到柱子上,以保持平衡。开始时,可每天撞上几下,慢慢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到二三十下。
有的人喜欢用背撞墙,但提醒一下,撞墙不如撞柱子,或找棵没有疙瘩的粗树干。因为用后背撞墙,两者间接触的面积非常大,再加上用力过猛的话,胸腔里的脏器会有震动感,有损伤内脏的风险。而柱子面积较小,轻轻撞击不会伤及内脏。
杨威提醒,老年人撞背力度要小一些,频率低一些,以撞完后浑身感觉舒服为度。而且,撞背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也不一定针对某一症状,而是对整体的全身调理,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