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5月26日> 总第830期 > 22 > 新闻内容
三位校长的健康代价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北大校长傅斯年、胡适和清华校长梅贻琦,这三位中国鼎鼎大名的学者在解放后选择了南渡台湾,并均被委以重任,甚至身兼数职。然而事业上辉煌无限,却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三位均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令人唏嘘不已。
  傅斯年:刚烈不屈终被气死
  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在台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获得“傅大炮”之称,自然也触及了许多权贵者的利益,他们经常趁机向他发难。
  内外交困的局面、刚烈不屈的性格,导致傅斯年血压骤然增高,身体很快垮了下来。朱家骅曾以十分伤感的心情回忆道:“在他去世的前几天,闲谈之中,他忽然对我说: 你把我害苦了,台大的事真是多,我吃不消,恐怕我的命欲断送在台大了。”
  去世当天,作为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与有“郭大炮”之称的台湾土著议员郭国基在议会大厅遭遇了。“郭大炮”以台湾土著的身份,向“傅大炮”开起火来,要多聘台籍教授,多取台湾土著学生,傅斯年予以反击。
  言毕,大约是6 时10 分,傅斯年满含怨气地走下讲坛。就在即将回归座位时,突然脸色苍白,步履踉跄,昏厥过去。大约6时30分,医生赶到会场。经诊断,傅斯年得了脑溢血,当即采取急救措施。
  至11时23分,仰躺着的傅斯年突然睁开眼睛,床前的医护人员惊喜交加,以为他终于醒了。医师急忙走过来按了按脉,抬手合上了眼皮,一声不吭地退后低下了头。这时众人才顿悟傅斯年走了。
  梅贻琦:积劳成疾无力回天
  在梅贻琦主持下,新竹清华大学经历了“魔术”般的神速发展。1958年,在好友陈诚的一再劝说下,梅贻琦出任“教育部长”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次年,梅贻琦又兼任台湾“国家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
  一连串职衔和一摊子事务,梅贻琦来回奔波,简食少眠,终于积劳成疾。1960年5月,梅贻琦因腰痛、发热与肺炎并发症,入住台大医院疗治,被诊断为摄护腺癌,施行颈部淋巴腺摘除手术。
  7月22日,梅贻琦病情更趋危急,医生开始采用未婚女性鲜血反复输血。7月28日施行切除睾丸手术,病情稍有缓和。
  梅贻琦在住院期间,一直牵挂着他倾尽心血的原子炉事宜,身体稍好的时候仍在病榻上批阅公事。尽管台湾当局尽一切可能延长他的生命,但患病两年后,梅贻琦还是逝于台北,后来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梅园”。
  胡适:长年挨骂心力衰竭
  1961年2月25日,胡适在参加宴会时发病,被诊断为冠状动脉栓塞症与心脏急性衰弱症两症并发,病情严重,住院56天,直到4月22日才出院。
  1961年11月6日,胡适应邀在“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式上作了讲演,苛责了中国固有文化,这让文化保守主义者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遭致谩骂,但素以修养好著称的胡适始终没有回应。
  1962年2月24日,“中研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喜气洋洋地致词。接着是李济讲话,提起胡适那篇引起争论的讲演,为胡适叫屈,语气甚为悲观。
  胡适显然被李济的话所激动,他又一次发言说:“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体,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说着说着,胡适声调激动起来,语调有些异样。突然他刹住了话头,感到一阵不适。
  6时30分,酒会结束。胡适站在刚刚讲话的地方与宾客握手道别。他正要转身向某人说话,忽然面色苍白,身子一晃,仰面向后倒下,先碰到桌沿,再跌倒在水磨石地上,再也没有醒来。医生认定,他死于心肌梗塞。
  摘编自《南渡北归3:离别》 岳南 湖南文艺出版社;《大公报》邵燕祥/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