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4月21日> 总第821期 > 22 > 新闻内容
知心姐姐的育儿经
《长大不容易》 卢勤 长江文艺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知心姐姐”卢勤积累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受到广大家长与小孩的欢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的母亲,如今又目睹小孙子从0岁到1岁慢慢长大,卢勤一定有许多许多的心得想与大伙分享。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一她的最新作品《长大不容易》。
  怎样惩罚孩子才有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校长时,曾看到一个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制止了他并让他去校长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男孩已经到了。陶行知先给了他一颗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接着,他又掏给男孩一颗糖:“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
  陶行知于是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不用说,此次“惩罚”教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知错改错才是目的。
  面对一个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实,才不冤枉他,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批评是必要的,但有时宽容效果更佳。另外,要让做错事的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名字左右孩子一生
  父母为孩子起名时,有一个好的寓意,这对教育孩子的父母来说会是一个好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好的心理暗示。比如,李渊为自己的二儿子取名“世民”,以示“济世安民”之意,结果李世民果然不负众望。
  我做法官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对父母老年得子喜出望外,给儿子起名叫“乾隆”。儿子穿的衣服称“御袍”,儿子用的笔称为“御笔”,用的餐叫“御膳”。他们把儿子当皇帝养,结果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惯得不成样子,专横跋扈,无法无天。上中学后参与抢劫,进了少管所,成了少年犯。
  我儿子出生后三天,我开始给他起名字。病房里共有三位妈妈,同日同时生了三个男孩。她俩问我:“给孩子起个啥名?”
  我说:“悦,喜悦的悦。我想让儿子一生快乐、喜悦、舒畅。”
  两位女友说:“好,我们也希望儿子一生快乐,也叫‘悦’吧!”结果,那两个男孩一个叫“侯悦”,一个叫“马悦”。后来,我去看过这两个孩子,都整天喜笑颜开。两个女友说,都是这名字起得好!
  说来也巧,我儿子也是心态特好的人,他很幽默,同学们都称他是“笑星”。不仅自己快乐,也常常给别人带来快乐。
  把问题留给孩子
  保持孩子兴趣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找答案。你可以说:“你去找找答案,找到了,别忘了告诉我一声!”
  “知心姐姐”走遍天下都不怕,用的就是这个办法。记得有一次,我去接“知心电话”,有个女孩打来电话问我:“羊为什么吃纸?”
  我从未见过羊吃纸,可我没见过的事不一定不存在。于是我对她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正忙着呢,你去找找答案,找完了别忘了告诉我呀!”
  “好!你等着。”女孩十分爽快。15分钟后,电话铃响了:“找到答案了!”是女孩惊喜的声音。
  “答案是什么?”我急切地问。
  “羊是吃草的,纸是草做的,羊没草吃就吃纸了!”女孩干脆利索地回答。我想象得出她当时一定是满脸的成就感。
  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找到答案的过程。大发明家瓦特小时候就曾经问奶奶,为什么水开了壶盖会跳。奶奶让他自己去想,结果瓦特对此产生了兴趣,长期观察思考,发明了蒸汽机。
  我儿子小时候就问过我:“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可惜当时我按中学课本上的知识,平淡地告诉他答案。结果他听完对此就再不闻不问了。呵呵,如果我像瓦特奶奶那样,把疑问留给儿子,说不定儿子今天也成“发明家”了。
  
上一篇 下一篇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Unknown on line 0 Fatal error: Unknown: Failed opening required 'proxy.php' (include_path='.:/usr/share/pear:/usr/share/php')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