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有它的价值,不过,一味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延瑞说。
“我遇到过一位60多岁的病人,得了肠梗阻进行手术,肠梗阻的原因竟然是吃粗粮。他年龄大胃功能差,粗粮积在胃肠里没被消化,时间长了,粗粮在胃肠里形成一个个石子状的硬块,堵住了肠口,老人、孩子以及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最好别吃粗粮。”张延瑞介绍。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调节适应能力下降,长期进食粗粮,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也影响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吃粗粮会增加胃内部摩擦,胃病患者吃了粗粮,势必会加重病情。
以前没有吃粗粮的习惯,可以按照7∶2∶1的搭配进食,也就是一顿饭包含70%的精米或精面,20%的粗粮以及10%的大豆加上杂豆。慢慢地,把这三样改为到3∶2∶1或者1∶1∶1的搭配比例。3∶2∶1的比例适用于绝大部分人,1∶1∶1的比例适用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蒸饭之前应该先将豆类泡24个小时,薏米、荞麦或者燕麦应该泡12个小时,然后与生大米同煮就可以保持同步。而煮粥的时候,除了事先泡一泡再放入锅中,煮熟之后应该再盖上锅盖焖15分钟左右,粥里的大豆、杂豆等粗粮就会变得更加松软、可口,有利于消化吸收。
摘自3月18日《大河健康报》,孙慧平/文
■小提示
小时候老吃粗粮,怎么没有生病?
这是胃肠消化功能的适应性,以前老吃粗粮胃部适应了习惯。但吃了几十年的精米、精面,突然每天吃玉米面窝头,别说老年人,年轻人的胃肠道也无法适应。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室主任陈永春说,老年人嘴馋也可少吃点粗粮,但把粗粮煮成粥或做成糕点,等于在外部帮助胃研磨食物,达到提前消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