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3月28日> 总第814期 > 21 > 新闻内容
冷漠比冷血可怕
健康时报网友 刘曰建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查看次数:  

  总第811期3版《医生眼中的生与死》,对汕头中医院“冷血微博”没有口诛笔伐,而是正面阐述医德,比重炮轰击效果好得多。

  “冷血微博”是语言招来板砖,人们也要反思当下社会的冷漠。“语言”是医生的武器,话有三说,巧者为妙,如果在微博上为自己的病人祝福或祈祷,效果会截然不同。

  即使对难于治愈的疾病,也不要动辄说绝症、不治之症,医学专家说,很多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医生不应加入吓死人的队伍。写“冷血微博”的医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才在微博上发表,这深层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冷漠。

  我们应该重温冰心的名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健康时报网友 刘曰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