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上车后,发现很多驾车的道理也适用于育儿,凡事怕琢磨,相应的,也许你就能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别管路,管好你自己
驾车技巧:我刚上路的时候,那个担心呀,前后左右都是车,碰上谁也不得了呀。旁边陪练说,别的车要想撞你怎么都能撞,你就好好在你的路线里开就行了。一听,咋这么在理呢?都说世界上的事只有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加塞是别人的事,下雨是老天的事,我们都管不了。
育儿感悟:做父母也一样,我们没办法决定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他会受我们的影响但最终如何是他的选择;孩子会遭遇什么,孩子的生命中会出现哪些人哪些事,这是老天的事,更不是我们决定的;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就是“我们做一个怎样的父母”。其实,也只要把这件事做好就行了。
为什么有的人做父母做得特别难呢?因为他总想管“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他想控制全局,可那从来不是他能控制的,所以他就难就怕,而且他一定做不好,因为他的“控制”会让别人和老天都不高兴,他不信任孩子,孩子怎么会高兴呢,老天其实也一样。
不怕万一,只求一万
驾车技巧:第一次听这句话是在电影《梅兰芳》里。梅兰芳要去美国演出,有点怕,就问经纪人:万一去美国败了呢?经纪人说:只管一万,不管万一。这话我练车更有体会。北京路况这么复杂,驾车人这么多样,谁知道有没有心里有火没处发或喝酒喝到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主儿呢?如果怕那个万一,还出不出门呢?
育儿感悟: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那要有个万一,可怎么办呢?这就是不会“活”的父母。其实当你真正接受生活的时候,你是不会感到恐惧的,因为所有的风险、不好、苦累、艰难、迷惑都是用来生活的。
有多少家长们因为害怕那个莫须有的“万一”,宁可孩子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碰,让孩子失去了多少锻炼和体验的机会啊。
怕孩子噎着迟迟不给喂固体食物,结果不会咀嚼的孩子一岁多还长不出一颗牙;怕孩子冻着从小肚兜不离身,结果长大了稍微一掀衣角孩子就感冒发烧…… 过度保护的结果只有一个——孩子吃亏,家长悔恨。
加油不见提速
驾车技巧:右脚一使力,车必然提速。可有时会出现加油不见提速的情况,比如车上坡的时候,路太颠的时候,车轱辘被陷住的时候,手刹没放下却踩着油门的时候……
育儿感悟:很多妈妈抱怨,我已经够努力了,每天盯孩子好紧,什么招儿都使上了,怎么孩子的学习还不见起色呢?
不是妈妈不努力,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除了加油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其他方面。父母对孩子管得过多,孩子就有依赖,就不会自己用心;父母管得太宽,孩子的自由被大大压缩,他就容易消极、拖延、故意犯错等。
反正总也做不完作业,反正总也达不到妈妈的目标,妈妈很努力,孩子没动力,这就好比妈妈给油孩子踩刹车,不仅提不了速,还毁车呢。有多少严厉的妈妈到底也没把孩子培养成才,母子俩反而谁也不待见谁,事没成亲情却伤了。所以呀,看看油门之外的世界吧。
守住本位
驾车技巧:刚上路时陪练总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开车可以让别人但不能让到自己没地方;第二句是让速不让路,你可以放慢速度,但是不能让出你自己的车道。
育儿感悟:有的父母管孩子学习特别严,严到伤了孩子,生活中又特别纵孩子,纵到屈了自己……这不都是没有守住自己的车道而把事情变糟么?
再比如家校沟通,家长总期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关照,害怕老师给孩子穿小鞋,然后就讨好老师。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贬低,你自己对自己都不重视,也就别怪别人不重视你了。
事实上,期待老师多照顾孩子那是贪心,老师的精力有限,能对孩子有一个普通关注就可以了,老师也有自己的义务不能违反。所以不用“有求”老师而献媚,也不用“害怕”老师而讨好。这样家校关系就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