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3月28日> 总第814期 > 08 > 新闻内容
鸭蛋子止痢疾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罗大伦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查看次数:  
   一天,清代名医张锡纯外出刚回来,突然有人来访,请他去给邻村当老师的老滕看病。

  这位老滕患的是痢疾,这病很痛苦,而且老滕在腹泻时还泻出了鲜血,医生治疗了二十多天,都没有效果,老滕已经是不堪其苦了。

  张锡纯诊断后,松了口气,说:“我就开一个方子,就一味药,叫苦参子,你明天去买一百多粒吧,去皮,分两次服下就好了。”

  老滕一听,喜出望外,第二天就吩咐家人去买。也巧,第二天,张锡纯又外出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天。二十天后,他来看老滕,原以为老滕早好了。可一见到老滕,张锡纯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老滕居然还老跑厕所泻呢。张锡纯急了,不对啊,服了药早该好了。老滕说:“我们走遍了所有的药店,都没有这味药。”

  张锡纯一听,明白了,是我没说明白,这苦参子啊,就是鸭蛋子。

  原来,这味药在中医里一般叫鸭蛋子,又叫鸦胆子、苦参子,是苦参的种子,是治疗热痢的药物,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

  于是,张锡纯从家里拿出一些鸭蛋子给了老滕。结果,只是服用了两次,折腾了四十多天的热痢就痊愈了。

  医理分析——

  鸭蛋子如果在去皮的过程中搞破了,露出了里面的仁,那就扔掉,因为太苦了,会导致呕吐。一般服用的方法是用龙眼肉包裹鸭蛋子,一个龙眼肉包七粒,然后整个吞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