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1月24日> 总第798期 > 22 > 新闻内容
星云大师、刘长乐对话录
摘自《包容的智慧Ⅱ修好这颗心》著者:星云大师、刘长乐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2008年佛教高僧星云大师与凤凰卫视总裁曾出过一本对话录,本版于2008年4月21日总第527期、4月24日总第528期做过两次摘编,很受读者欢迎。近日他们又推出了第二本对话录《修好这颗心》,把人生比作修行,将修行中的智慧融入到人生哲学中,指引读者正确地看待荣辱、工作、快乐、处世。我们再次摘编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人生就像是一只皮箱,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候放下,不必老抓在手上,那是很累人的。该提起的就提起,该放下的就放下,则人生事事随缘自在。
  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有一句名言:放下身段!因为世间终究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能够放下身段,才能“放得下、提得起”。即如清朝的宣统皇帝,原为九五之尊,但是到了最后却在北京的植物园做一名工作人员。如果他不能放下身段,又怎么能生存于世间呢?
  ■微笑、幽默与机智,都是一种光芒,是可以点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别人的。
  ■人生的前途,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即是幸福。能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那仍然是一种幸福。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
  ■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位牧师要去传道,但始终选择不定演讲题目,他五岁的小孩又在一边吵扰。于是,牧师将一幅世界地图撕碎,告诉孩子拼起来就满足他的要求。没料小朋友很快就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拼好了。牧师非常惊讶,问他是怎么完成的。小朋友说:“地图反面是一个人的画像,我把人像拼好了,地图也就拼好了。”牧师有感而发,选定了演讲的题目:《人是对的,他的世界就是对的》。
  如果用消极的心态去看待一切,怀疑所有人都在与自己作对,就会产生偏见、恐惧、报复、斗争的不良情绪情感。所以,幸福这个东西还真的是与财富和物质无关,它更多是本心的感受。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有时也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
  ■人的意志或许可以控制表情、举止、语言谈吐等外在的东西,却对机体内部的应激反应无能为力,这些才是更可怕的。所以摆脱负面情绪,就应把自己的烦恼和痛苦统统“说出来”。你可以在自己信赖的人面前敞开心扉,也可以自言自语地“说出来”,或者写日记、写博客。据说,血液化验的结果表明,善于用文字吐露自己忧虑和烦恼的人,对提高免疫功能大有益处。
  ■从小到大,我一直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在神游古今中外时,经常发现成功几乎都属于勤奋工作的人,而骄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命运。多年来,我踏遍全球各地,在考察人文风俗,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深深感到前途充满希望的国家,往往都拥有乐观进取的人民;反之,落后贫穷的国度里,不知勤奋生产的人比比皆是。我发觉那些具有恒心毅力,能够百折不挠的朋友们,活得最为充实幸福。我自己做过各类不同的苦工、劳役,只要利济有情的事业,纵使是经过一番辛苦奋斗,都能令我终身回味无穷。所以我经常告诫徒众说,精进勤劳,是善德,是财富;懈怠放逸,是罪恶,是贫穷。
  ■人也需要适度的休息,休息是为了要走更远的路!佛教说有四种精进力,其中一种就是休息力。但是“休息”被一些人滥用,作为懒惰的挡箭牌。例如,有的人以休息的名义,早上不起床;一周休两日,希望经常放长假;上班时以喝茶的时间,故意拖长休息时间。一日之中,上午休息,中午休息,晚上也要休息;一年之间,法定假日休息,例假日休息,甚至不放假的时候也要休息。如此借故休息而不工作,则人生倒不如干脆就到棺材里去作永久的休息!
  相关阅读
  
刘长乐说不可取的十种生活方式
  极度缺乏体育锻炼;有病不求医;缺乏主动的健康体检 意识和行动;不吃早餐;与家人缺少交流;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较少接触自然环境;常坐不动;不能保证睡眠时间;面对电脑时间过久;三餐饮食无规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