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1月24日> 总第798期 > 07 > 新闻内容
年底,给员工打打气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杨 阳 IC供图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熊汉忠,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
  又到年终岁末时,总结旧年、规划新年,任务连着任务,没了士气可不行。职场人忙了一年,这时候最需要鼓励,需要打打气了。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介绍,只有科学恰当的“打气”,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工作动力和效率。
  精神给予大于物质奖励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低级需要,另一类为高级需要,熊汉忠主任解释说,低级需要通俗来讲就是物质需求,高级需要则是精神上的满足。
  忙碌了一年,年终奖自然是员工最期盼的,但单纯的物质激励作用过于单薄,需精神鼓励的强化。比如,老板与员工谈谈心、聊聊困难,帮助员工打开思路,肯定员工的付出,会让员工顿时感到归属感并精力充沛,士气必定大增。
  鼓励员工也要对症开方
  职场人的奋斗目标不尽相同,有的直奔专业领域研究,有的则倾向于职业发展。老板需要了解员工的“各自所需”来“对症开方”,员工就会感到一种归属感、认同感,而这就成为了士气高涨的最强动力。
  熊主任补充说,如果找到员工和企业共同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就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最大价值,必然形成强大气场。
  做足心理福利最敛人心
  在世界职场上流行着EAP(员工关爱计划),通过专业心理工作者帮助员工缓解压力、解决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员工少了后顾之忧,自然动力大增,也更专注于工作。
  相关链接
  据《环球时报》刊文,各国企业都有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应对员工怠懈的高招:
  英国:按兴趣挑岗位 英国移动通信巨头沃达丰公司对员工业绩分三级嘉奖,通过提名和投票选出为公司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还有的大企业会让新职员去不同部门轮岗,再让员工挑选最感兴趣的岗位,并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最终职位。
  德国:办公室里设“厨房” 德国大公司里总会出现这样一幕:一名员工拿着杯子,来到办公室一角的“厨房”,这里有精致的咖啡机,还有各种小糕点给员工品尝。而很多大公司还有各种风味餐厅,让员工免费享用世界各地的美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