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核酸阴性也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病毒变异了?专家释疑

2020-02-22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2月21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其中提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病毒是不是变异了,防治的隐患太大了?一时之间,引发不少担忧。

受访专家:盛国平,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务部副主任,树兰国际多学科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秘书,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第三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获奖者。

(健康时报记者 杨月)2月21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其中提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病毒是不是变异了,防治的隐患太大了?一时之间,引发不少担忧。

核酸检测阳性率没有想象中的高

“确诊传染病的方法就是检测到病原体,核酸检测就是检测到病原体的一种方法。一般核酸阳性就是确诊,但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高。”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盛国平解释,新型冠状病毒有个特点,容易侵袭下呼吸道的肺泡上皮细胞,我们现在做的鼻咽拭子都是采集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如果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其阳性率会明显的增加,比如说用肺泡灌洗液、采集下呼吸道痰液等。

另外,检测结果与标本采集、运输、储存、检测方法等均有关。第五版防控方案也指出有很多因素会产生假阴性,尤其是病毒的检测试剂。

病毒是否变异还有待确认

同时,第五版防控方案也指出,病毒变异也可能导致检测假阴性,那么病毒是不是越变越“毒”、越来越“狡猾”了,也是不少人一直关注的问题。

“病毒会变化是永恒的,因为病毒变异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问题,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研究者还没有发现冠状病毒的哪些位点发生变异而导致体外核酸PCR扩增失败。”盛国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因为变异而导致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但盛国平也指出,目前观察到一些特殊的变化。最早从武汉开始,第1代病人发病后,重症化概率特别高,湖北以外的地区,感染后重症化的比例相对比较低。除了感染人群年龄谱差异外,随着病毒的一代一代地传播,病毒的“毒力”也可能会下降,在传染病中是有这种现象存在的。

新冠病毒致病力似乎在下降

越来越多的潜伏感染患者出现,感染了病毒,有着“超长”的潜伏期,没有发病,没有任何的症状。盛国平指出,这不一定是坏信号。

“病毒的变异有很多种,致病力可能变得越来越弱,也可能变得越来越强,但从目前来看,随着病毒传代,其致病力似乎是有下降的趋势。比如说,潜伏感染患者越来越多,轻症患者比例也越来越多,不排除新冠病毒经过几代的传播后,病毒本身的致病力下降。病毒感染到人身上以后,不导致疾病,只是一个携带状态,这种也是有可能的。按照王辰院士的说法,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跟流感一样长期的在人间存在。”

盛国平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有些科学问题。

诊断要靠综合性手段

“疾病的诊断肯定是综合性的,不能光靠核酸,也不能单纯靠影像诊断。”盛国平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患者分为四类: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第一类轻症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可能只是发热、咳嗽,肺部的ct没有任何的表现,这时候通过ct来诊断肯定不成立。

目前,临床上要非常清楚的去了解疑似人群的流行病学史,如果有影像学、有流行病学,就可以去初步的判断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有流行病学史,加核酸阳性,也可以判断为感染者。所以,临床诊断新冠病毒感染,需要通过多种技术,综合评估。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