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我国心衰高危人群基数大,全周期管理亟待完善

2021-12-10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还不到50%,预后在某种程度上比一些恶性肿瘤要差!

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还不到50%,预后在某种程度上比一些恶性肿瘤要差! 12月7日,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心力衰竭联盟主席杨杰孚教授在做客《人民名医》直播节目时表示,虽然心衰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居高不行,我国心衰病人估算有1210万之多,每年新发将近300万人,但是心衰是可防可控的,核心任务是加强对引起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

我国心衰高危人群庞大,发病率高且疾病负担重

心衰的发病率在25岁及以上人群中为1.1%,到65岁增加到将4.5%,到了80岁以上人群增加了7.6%。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衰愈加高发。这是杨杰孚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

该研究统计了国内25岁以上成人心衰患病率、发病率及医疗费用情况,在六个省城镇医保人群中共提取了5200多万份样本,研究发现我国初步估算心衰病人总计1210多万,每年新发将近300万人次。心衰的高危人群基数十分庞大,比如将近3亿的高血压人群,超过1亿的糖尿病人群,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中晚期都可以发展为心衰。“但早期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够大大降低心衰的发生率。”杨教授提示。

病患全周期管理需强化,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是关键

杨杰孚表示,心衰防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1.心衰发病率或死亡率居高不下,且还在不断增加;2.心衰诊断和治疗不很规范,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3.对疾病的管理缺乏长期综合全程及随访管理。

“心衰不仅仅是心脏的问题,它会引起全身器官的变化。所以心衰的治疗也不仅仅是心脏专科的事,需要多学科协作。同时心衰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强调心衰要多学科综合管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教授强调。

“社区基层医生十分重要,同时心衰病患的管理离不开护理人员。”杨教授指出,通过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对处在初期的病患的早期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衰发病率及死亡率,使疾病真正做到可防可治。刘颖琪整理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