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人民名医|多学科诊疗推动肺癌慢病化管理

2020-07-08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6月23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名医》直播栏目中,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肺癌的多学科诊疗。

肺癌作为一种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如何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现在,很多肺癌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能够显著延长生存时间,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肺癌有希望作为长期控制的慢性病来管理。

6月23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名医》直播栏目中,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肺癌的多学科诊疗。

肺癌可以成为慢性病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肺部小结节后会紧张,觉得肺小结节就是肺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表示,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肺小结节有很多种病因,恶性的肺小结节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当然,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

如果这些小结节很难判断的话,需要复查,观察结节有没有变化。若结节变大,或短时间内有新增加的结节,或影像学上结节逐渐变得越来越实性化,有可能是肿瘤,应该及时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呢?陈椿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一个螺旋CT筛查,尤其建议45岁以上者、有肺部慢性疾病者、有职业暴露者、有家族肿瘤史者、自己有肿瘤史者等高危人群做CT筛查。早筛查早发现,就能获得及时治疗的机会。“迟治不如早治。”陈椿说,早期肿瘤的5年生存率非常高,必须把诊疗的关口前移,早期诊治能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国家医保付出,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更加有利。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胡毅教授表示,螺旋CT筛查确实是癌症诊疗的一个重大进步,但可惜的是,还是有很多病人在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面对这类患者,医生的工作更多地是如何改善患者的生存,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

“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检测水平的提升,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驱动基因存在的情况下,靶向药物能够很好地解决病情进展的问题。”胡毅教授表示,部分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就能够长期控制疾病,而且这些药物的发展有一代二代三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还会有更新一代。“在临床上看到,有些病人通过靶向药物的治疗,可以实现长期无瘤状态。”

除了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使得肺癌的治疗格局更加丰富。免疫治疗一旦起效,很多病人能够保持长期的缓解状态,甚至可以实现治愈。胡毅教授说,“肿瘤原来是绝症,我们现在能够把它变成像冠心病、糖尿病等可通过长期用药控制的慢性疾病,包括很多晚期肺癌。”

“实际上我们谈到肺癌慢病化,主要讲的就是中晚期患者。”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卢凯华教授表示,在精准医学发展的基础上,每个患者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个体化基因信息,然后在基因信息的指导下,开展个体化治疗。

目前个体化治疗中,发展最快的就是基因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尤其是肺腺癌,几乎有一半的患者有EGFR基因突变,其他还有ALK、ROS1等基因突变,很多新药的上市使这些突变的基因靶点都有药可用。卢凯华教授表示,靶向药物的一代、二代、三代合理序贯使用,使肺癌患者能够活得更长,并且活得更好,这就是在精准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做到真正的慢病化管理。

肺癌多学科诊疗优势多

多学科诊疗(MDT)是在癌症等疾病诊疗中常出现的一个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几个相关科室的专家一起会诊给患者制定出诊疗方案。

“跟传统的只看单一门诊的诊疗方式相比,MDT有诸多好处。”陈椿教授表示,首先,相关学科专家会诊后,能给患者提供个体化、最优化的诊疗策略,减少了患者就诊就医的成本;同时,各学科医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更好地帮助病人。

卢凯华教授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以前患者就诊时,如果涉及多个学科,他们只能从一个学科看到另外一个学科,最后的治疗决策也往往需要患者自己来定。实际上,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可能会因为单一科室医生的观点,对疾病的认知也会较片面。”多学科诊疗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医生团队可以和患者以及家属一起共同制定方案。这对患者来说,不仅节省时间,更多的是能获得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案,避免自己的决策出现偏差。

“不仅是肺癌,其他瘤种都有多学科诊疗模式,这类团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也越来越成熟。”胡毅教授表示,除了治疗手段上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以外,在处理肿瘤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时也需要多学科指导。“治疗是双刃剑,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生命的有质量延长,也会给部分患者带来响应的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进程。这种情况下,有多学科团队共同应对,就能让病人更加安全地度过治疗过程,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