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中华肝脏病杂志》刊发重要文章,泛生子HCCscreen获权威认可

2021-10-29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10月28日,《中华肝脏病杂志》发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文中提出,“基于液体活组织检查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肝细胞癌(HCC)诊断的初步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更进一步表明,“应用M2P-HCC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将有可能提供比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0月28日,《中华肝脏病杂志》发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文中提出,“基于液体活组织检查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肝细胞癌(HCC)诊断的初步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更进一步表明,“应用M2P-HCC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将有可能提供比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据悉,M2P-HCC模型为泛生子原研的肝癌早期筛查模型,基于该模型的HCCscreenTM多组学液体活检产品于2020年9月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中华肝脏病杂志》发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

涵盖29家三甲医院,24位权威专家,权威文献将为临床提供参考

2020年,全球新发原发性肝癌病例90多万例,居恶性肿瘤第6位,其中近一半在中国[1]。筛查和监测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早诊早治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尽管近年来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肝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根治性治疗的时机。当前亟需加强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从而在肝细胞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进行临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高达86%的肝细胞癌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2] 。我国普通人群血清HBsAg 阳性率为5%~6%,推测有7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3]。我国已发布有关肝细胞癌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尚缺乏专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的专家指南和共识。

此次,《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涵盖国内12个省份及直辖市、29家三甲医院,包括国内肝病领域院士及肝病相关领域共34位权威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共同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将为规范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的筛查和监测提供参考。

88%的灵敏度,93%的特异性,创新产品或优于AFP

2021年3月,泛生子发布了肝癌早筛前瞻性大规模队列HIT研究最新数据。在完成对 1615 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随访后,数据显示,基于泛生子原研的M2P-HCC模型的HCCscreenTM 实现了88%的灵敏度与93%的特异性,显著优于超声检查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71%的灵敏度与95%的特异性。

对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给与高度认可,并指明未来应用场景及领域,“正在开展的基于M2P-HCC模型的肝细胞癌早筛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通过应用HCCscreenTM筛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成人肝细胞癌,探讨M2P-HCC模型可否用于早期肝细胞癌的预警、筛查和监测”,“应用M2P-HCC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将有可能提供比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百场培训会,超3000名医护人员,星光项目助力肝病三级预防体系

肝癌的发生发展历经漫长过程,科学地确定高风险人群、制定分级检测方案、关注及加强肝病的三级预防体系,成为提高肝癌总体生存率的重中之重。

10 月 8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泛生子支持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管理培训”(“星光”项目)启动会正式举行。


星光项目启动会

未来,“星光”项目将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为依托,计划利用一年时间,覆盖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公立医院,举办区域、城市、科室培训会100余场,面向超过 3000 名专业医生及医护人员,培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能力,提高早筛理念,令患者可以在早期发现肝癌,完善搭建一张高效的肝病三级预防及诊疗网,让更多肝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从中受益。

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王思振表示:“自 2019 年首次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重要论文以来,泛生子在推进 HCCscreenTM 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很高兴此次业内众多权威及临床专家就泛生子的早筛创新技术和前瞻性研究结果的应用前景达成一致意见。当前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得到了国家层面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泛生子将致力于研发并推进标准化、高可及性、无创精准的癌症早筛产品尽快落地,造福更广泛的患者与高危人群,为推动国内癌症早筛普及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GLOBOCAN 2020 [Z]. http://gco.iarc.fr/today.

[2]Wang MJ, Wang YT, Feng XS, et al. Contribu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to liver cancer in China north areas: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ancer Center[J]. Int J Infect Dis, 2017, 65: 15-21. DOI: 10.1016/j.ijid.2017.09.003.

[3] Liu J, Liang WN, Jing WZ, et al. Countdown to 2030: eliminating hepatitis B disease, China[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19, 97(3): 230-238. DOI: 10.2471/BLT.18.219469.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