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新“技”防治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01-24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随着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之际,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入第二波流行的上升期,如何加强防治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重中之重。工

作者简介:


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委、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委等。中国心肺复苏与中华精准健康传播指南制定者、腹部心肺复苏学创建者、525+CPR工程与百千万亿平安精准健康工程发起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随着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之际,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入第二波流行的上升期,如何加强防治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重中之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三防”、“三治”、“三救”立体防治救技术要点如下。

(一)“三防”技术

(1)负压隔毒技术:

主要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负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会泄漏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这样病房外的地方就不会被污染,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大量感染的机会,这种负压隔毒技术适于预防被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2)机气消毒技术:

通气机作为有效的现代人工通气手段,进行支持通气的同时亦排出了患者肺和呼吸道内大量的气体,随之带出的病原颗粒将导致室内环境的污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用通气机对其“机气”消毒势在必行。

(3)体外灭毒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采用综合体外灭毒技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灭活作用。

(二)“三治”技术

(1)纤镜插管技术: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和重症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对于困难气道的快速建立的同时,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医护工作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导致感染的几率。

(2)机械通气技术: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 2 小时,病情无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气道分泌物增多、剧烈咳嗽,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及时过渡到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必要时采取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或体外膜氧合(ECMO)等。

(3)血滤净化技术

血滤净化技术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主要通过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虑过、脉管滤过、血液灌流、置换疗法、腹膜透析等技术,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

(三)“三救”技术

(1)腹部提压技术: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病例特点中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暂未发现儿童患者,危重症约占15%,多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鉴于老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避免胸肋骨骨折保证高质量人工循环建立的同时,延伸接触患者的距离降低被感染几率,并具有腹式呼吸之效能,达到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的目的。

(2)体外膜肺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循环(CPB)技术范围的扩大和延伸,其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复苏机,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支持,对各种病情严重但又存在逆转可能。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患者已有应用此技术成功救治案例报道。

(3)高压氧舱技术:

高压氧舱技术指的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环境中,吸入高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的技术,其主要功能是改变了肌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方式,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距离增加,减轻病变组织水肿,从而改善肌体缺氧状态。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的心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脑复苏亦是心肺复苏患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高压氧舱技术将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

在应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通过负压隔毒技术、机气消毒技术、体外灭毒技术、纤镜插管技术、机械通气技术、血滤净化技术、腹部提压技术、体外膜肺技术、高压氧舱技术“九技”,打好防治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攻坚战。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