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近日,健康时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自2018年9月起,多部门联合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历时4个月,截至2018年末,共追回医保资金10.08亿元。
据悉,截至2018年末,各地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7.20万家,查处违约违规违法机构6.63万家,其中解除医保协议1284家、行政处罚1618家、移交司法机关127家。各地共核查存在疑似违规行为的参保人员2.42万人,暂停医保卡结算8283人、行政处罚77人、移交司法机关487人。
虚假住院、虚假诊断、串换药品、虚报费用、冒刷盗领……等骗保手段多种多样。2018年9月以来,面对严峻的骗保形势,国家医保局以雷霆之势打击全国骗保行为。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曾在辽宁、吉林两省调研时对媒体强调:医保基金是群众的救命钱。欺诈骗保行为既严重损害群众的利益,也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
2018年11月,国家医保局锁定吉林省、浙江省、山西省、河北省、陕西省等5省一批线索目标,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追回违规医保金额1258万余元。
2018年11月末,国家医保局向地方交办了228例问题线索,并责令各省份自收到交办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其中辽宁、江苏、河南、河北、黑龙江等为交办线索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
2018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当前加强医保协议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定点医药机构发生欺诈骗保等违约行为的,一律解除服务协议,被解除服务协议的定点医药机构,3年内不得申请医保定点。
据悉,本次专项活动明确集中5个月的时间(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通过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
专项行动虽然结束,但是打击骗保依然是进行时,2019年2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开展2019年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对医疗机构的医保费用严格监管、检查正式启动。
(运营: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