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老年高血压一半都为假

2013-08-05 来源:健康时报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由于老人自身的特点,老年高血压也有真假之分。数据显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假性高血压患病率达50%。如此庞大的数据,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外因:测量方法所致 假性高血压并非真的高血压,是由于测量误差所致。

在我们日常血压测量中,往往都是使用袖带,在胳膊处缠紧后开始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叫普通袖带测量法。但这种方法属于间接测量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体内的血压水平。

动脉内直接测量的血压值,最能反映体内血压水平,也称为直接测量法。如果普通袖带测量法所获得的血压值高于动脉内直接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出现假性高血压。一般来说前者舒张压比(DBP)后者高10mmHg(1.33kPa)即可诊断。

内因:肱动脉硬化相关 假性高血压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这与年龄有很大关系。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假性高血压患病率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老年患者并非真的高血压。而中青年患者中这一现象仅占16.7%~31.3%。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往往与肱动脉硬化程度有关。老人与中青年相比,肱动脉硬化程度往往较高。肱动脉中层钙化,会使间接测压的气囊不能有效的阻断血流,从而获得较高读数的血压。有时老年人间接法和直接法甚至会相差30mmHg(4kPa)以上。

鉴别:Osler试验来验证 假性高血压并非真的高血压,如果误认为是高血压而进行降压治疗,身体耐受不了,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鉴别。

如果收缩压明显升高,但并没有慢性高血压的视网膜病变或左室肥厚等靶器官等损害,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

可采用Osler试验辅佐诊断,即将袖带充气使其压力超过患者收缩压20mmHg(2.67kPa)以上,若此时仍能明显触及桡动脉搏动,表示Osler试验阳性,说明有假性高血压,有条件的患者应做动脉内直接测压,以证实是否真的患有高血压,做好鉴别。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