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朱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恶性淋巴瘤规范化诊断和个体化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健康时报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刘 晨)9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据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北京市居民的淋巴瘤发病率年平均增长4.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朱军称,虽然每一个淋巴瘤类型的确切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可能是重要的发病诱因。病理明确诊断淋巴瘤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检查,而PET-CT是目前淋巴瘤分期检查中最新和最重要的武器。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约半数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全身症状。朱军称,相对于其它肿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十分困难。
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在淋巴瘤诊断明确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对疾病进行尽可能准确的分期,并留存起病初期的基础数据,便于在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常规分期检查包括B超、CT、骨髓穿刺,部分患者还需要做腰椎穿刺,朱军介绍,PET-CT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病灶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代谢活性,常规CT和B超有时候难以判断稍大的淋巴结是否为淋巴瘤侵犯,此时PET-CT就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另外,还需要行常规血液学、心电图及肝炎等相关检查。
不过,患者可以放心的是,除少数有严重症状或危重患者需尽快对症治疗外,绝大多数患者等待1~2周的时间进行化疗前的全面检查是安全的。
全部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开始治疗、何种治疗方案、治疗计划等。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还可联合免疫靶向治疗以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期。部分患者可联合放疗。
朱军提醒,淋巴瘤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可能复发,通常治疗结束后前两年复发风险比较高,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2年后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运营:吴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