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乳腺癌防治要两手抓

2015-12-28 来源: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受访专家:宋张骏,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兼任乳腺病院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擅长治疗:对乳腺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各种手术及综合治疗等均有较深造诣。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诊断要抓住早期痕迹,治疗要抓好多学科诊治”,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张骏用“两手抓”形象地诠释了乳腺癌的防治要点。

  “痕迹”在宋院长看来,除了有明确的遗传性乳腺癌基因基础以外,就是要重视通过B超、钼钯、磁共振、乳管镜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发现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结节、钙化灶、乳头溢液等,尤其是高危人群,摸索出这些“痕迹”的发展规律、影像特性等,积极干预,可以极大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另一方面,规范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则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密切相关。

  早诊断:不放过任何异常病症

  “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征象,在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会定期跟踪和随防有问题的上述患者。”作为女性乳腺影像学检查中常常见到的上述情况,为何如此被重视?

  宋院长解释说,所谓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就是指靠医生摸不出来,但是B超、钼靶、乳管镜等方法检查发现的早期异常结节、钙化灶、乳管内肿瘤等,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活检,即可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进而实现早期诊断。

  如果不幸确诊为恶性肿瘤,但因为这个时期发现的往往是早期病变,完全有可能避免乳腺全切除,而且预后很好。如果不是肿瘤,则需要定期跟踪、观察,一旦出现结节短期增大、边界不清楚等恶性征象,及时就诊。

  可是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特别容易忽视这些恶性肿瘤可能露给我们的“马脚”,使不少早期乳腺癌患者从医生手里偷偷溜走了。当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何从这些痕迹中进一步明确临床干预的指证,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就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而言,正是对这些“痕迹”的重视和随访,使该院住院患者中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由过去的10%左右提高到了25%以上。

  宋院长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发现结节、钙化灶、乳头溢液等都要定期随访;同时呼吁更多乳腺同行重视临床不可触及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证据。

  规范治:肿瘤医院分科按病种

  有的肿瘤患者有过这样经历:同一疾病,在外科医生得到手术建议;在内科医生得到的是化疗建议;在放疗医生处却得到放疗与手术是一样的结论,谁接诊谁治疗,成为不规范治疗最常见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这其实与综合性医院临床治疗是分科制有关。医院临床科室一般分为外科、内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各科有自己的病人,自己的治疗方案,除个别需要其他科室会诊的病人外,治疗上不用其他科室参与。如果一个患者找外科医生看病,一般只会想到如何用手术切掉肿瘤。

  如果科室按照肿瘤解剖位置或是病种分科,例如脑肿瘤科、乳腺肿瘤科、头颈肿瘤科、骨肿瘤科等,这样患者就会顺其自然得到多学科综合治疗(MDT)。

  以乳腺癌为例,陕西省肿瘤医院的乳腺诊治中心,集中了外科、肿瘤放疗和化疗、放射影像、病理、整形、心理指导等各专科医师,患者从开始诊断,到治疗,以及后期的随访都在该中心完成,医患双方都清晰知道整个医治过程。

  事实上,肿瘤的致病因素复杂,且属于是全身性疾病,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应在医院中推广,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更有条件实现,目前陕西省肿瘤医院的乳腺癌中心、妇瘤病院都实现了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由多科医生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讨论病情、制订治疗计划,使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延长其生存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