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全程管理狙击乳腺癌

2012-12-31 来源: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记者 余易安)受访专家:江泽飞,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常务委员、秘书长,St.Gallen国际乳腺癌专家共识主席团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新药审评专家组成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手术能治癌、药物能治癌,科学的治疗理念和模式同样能“治”癌。

作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大腕儿,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教授提出并积极推广“乳腺癌全程管理”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希望医患能“一握你的手,终身成朋友”,从而共同狙击乳腺癌这一女性第一癌。

好理念能战癌

很多人得癌后,都会走这样的就医经历:家乡医院看不好,就上省医院,省医院不行,再奔北上广医院。即便是去了大医院,也是开刀找外科,化疗找化疗科,放疗找放疗科,不行了到中医科,再不行了到姑息科。

在江泽飞看来,治疗因为缺乏一贯性,疗效容易打折扣。而“全程管理”是这样“治”的:早期确诊后,医生就对患者制定长期系统的个体管理计划,包括手术选择、术前术后系统治疗、患者随访、依从性管理等。如此,一来患者不至于频繁更换医生,二来,就算不得不换医生,因为理念相通,治疗方案依然能持续下去。

江泽飞认为,同样是治疗乳腺癌,推广“全程管理”模式,能实现“同样治好,用最低的代价,就算疗效不好,也不让病人太遭罪”。

好装备是保障

之所以大力推广“全程管理”,江泽飞认为,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

这个时机”,就好比重大战役所需的装备,装备齐了,才有胜利的保障。首要装备是指南。五六年前,在孙燕院士等前辈老师指导、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下,江泽飞负责执笔推出了中国版乳癌临床实践指南。只有大家都遵循指南来治疗,全程管理就好管了。

继而是药物。江泽飞感叹,二三十年前,乳腺癌大夫从听说一些国际上新的治疗药物到临床用到,可能要等5~10年,而如今,一个好的药物,一个成熟的药物,有时候可能是零时差。这意味着,中国的乳腺癌病人,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国际最新的治疗药物。

然后是治疗手段。医疗技术发展到现在,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已不再称乳腺癌怎么治,而会提及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怎么治?激素依赖型怎么治?不仅分类越来越细,手法也在不断丰富。其中,手术越来越精细、化疗定位越来越精准,放疗越来越走向精确和温和,内分泌治疗更注重选择合适的病人,而靶向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

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后的领域中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已经成为取代三苯氧胺的标准药物,有用药五年随访十年的充分数据。因为不断有长期随访结果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长期用药终身获益的理念也已经开始被接受。在绝经前的领域,使用药物卵巢抑制代替卵巢切除的治疗理念也因为人文关怀和现代人文科学理念而逐渐成为主流。

最后是环境。医保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患教做得越来越充分,从而使得全程管理有了推广的政策环境和医患环境。

好医生三要点

推广全程管理,可以让医生的治疗更加规范。

规范的做法,江泽飞总结,就是三要点:胸中有指南,脑中有经验,同时,心里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治疗意愿。

指南能给医生提供治疗的蓝图和方向,但具体的实施路径,还得结合医生的经验。就好比开车找路,指南就是地图,车技一般路不太熟悉,那就多看看地图听听导航的,如果路很熟悉,那就凭经验走好了。患者意愿同样重要。比如一个早期很轻的病人,本来不一定化疗,但患者听说化疗好,不化疗就睡不着,就不踏实。那么,就可以选择化疗。但有的患者说,我明白不用化疗的道理,决定不做化疗,那就可以不给她化疗。之所以可以如此遵循患者意愿,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化疗不是必需的。

在江泽飞看来,全程管理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包含了以上三个治疗要点,并在这三点的关系上处理得当。他还强调,“管理”并非把病人留在科室里管起来,在你的治疗方案下,就算是病人呆在家里,每天口服药一次,几个月来医院复查一次,这也叫管理。

向“双降”进军

江泽飞相信,一个好的治疗理念,可以通过同行、同级医生去放大效应。如今,随着政府、社会公众、媒体的重视,乳腺癌的诊断率有所增加,且在上海、北京地区,随着诊疗的逐渐规范,死亡率已初见下降苗头。

“再过几十年,当大家意识到一些诱发乳腺癌的不良因素可以改变的时候,发病率也会下降。”江泽飞乐观地称。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