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卡 搜索
首页 医药 生活 慢病 监督 活动

慢粒已成“慢性病”,规范治疗可回归正常生活

2020-12-08 来源:健康时报网

阅读提要:白血病,是一个让人闻之丧胆的疾病,不过,12月5日,在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组织,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上,专家指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又叫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简称慢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的,基层医生药把好慢粒患者管理的第一关。

白血病,是一个让人闻之丧胆的疾病,不过,12月5日,在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组织,诺华肿瘤(中国)支持的“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活动上,专家指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又叫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简称慢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病患者一样正常生活的,基层医生药把好慢粒患者管理的第一关。

慢粒不再是绝症,可以是“慢性病”

昨天,在盐城的活动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钱思轩教授和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徐浩教授为基层医院的同行进行了培训,为当地带去最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理念与施治方案。

据徐浩教授介绍,该科每年接诊的新诊断慢粒患者有30多例,目前管理的患者有400多例。由于慢粒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是体检或在其他科室就诊时,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进一步就诊时确诊的。

“慢粒占成人白血病的15%,过去慢粒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3-5年,且在疾病期间易转化为急变期,治疗非常困难,属于一种‘不治之症’。再加上患者需要长期照顾、住院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钱思轩教授介绍,目前在中国一线、省会城市等医疗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慢粒已经通过治疗理念迭代及TKI靶向药可及实现了可防可控可治,患者的5年生存率将近90%,慢粒转变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基层治疗也亟待提升。

早期症状易忽视,提高基层医生的认知度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慢粒患者更为年轻化,中位发病年龄在45岁-50岁。“由于早期多数没有明显体征或者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在3-5年内进展至终末急变期而导致死亡。”徐浩提醒,慢粒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早期只是白细胞、血小板数值增高、脾脏肿大,或者多汗疲乏等,不典型也不特异,如果基层医生没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知识,很可能会漏诊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虽然被诊断为慢粒,但他来就医时很淡然,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了解到慢粒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都很好。”钱思轩说,确实,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阻断疾病的进展,回归到正常状态。然而,也有患者因为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自己盲目停药,加重了疾病的进展。如果治疗效果好的话,有的患者5年左右可以停药,但是,是否能停药一定由专科医生来判断,而不是自作主张,所以,对慢粒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也非常重要。

县域慢粒诊疗困境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据徐浩教授介绍,目前慢粒慢性期患者的首选治疗应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尼洛替尼、氟马替尼均为获批的一线治疗方案,这些治疗药物县域医院也都能开到,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县域诊疗困境,主要根源在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仍有待提升,基层对慢粒患者的随访做得不够好。

钱思轩教授说,血液科专业性特别强,大医院都会分亚专科,医生对其专业方向的病人会看得比较多,对国内外疾病发展的信息和临床实验新药等也会比较了解。“过去,县域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很多患者都会辗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既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对县域医院的发展不利。” 钱思轩教授表示,如今,通过“中国顶级慢粒专家下基层”培训,帮助基层解决诊疗技术乃至相关管理问题,从而帮助基层患者更好地实现优质医疗可及。另外,我省还成立了江苏省血液专科联盟,打造血液科医生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


(运营:)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电脑版 | 手机版

联系合作:010-65369714

广告业务:010-65368968

健康时报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