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 正文

今年汛期高温日增多,本月起可以领高温补贴了

2024-06-04 08:47:01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随着气温越来越高,高温津贴的领取引发关注。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一样吗?“坐办公室”有没有高温津贴?外出开会办事遭遇高温可以领吗?

2024年北京市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季崇萍表示,北京市3月、4月和5月以来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024年汛期(6-8月)气候趋势预测显示,今年高温日数为10—15天,比常年同期10.0天偏多。

6月3日,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叶俏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未来要注意高温预警,在高温环境中,广大市民尤其是露天作业的职业人群要谨防中暑。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职业人群,一旦发生中暑,可以依据有关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高温补贴怎么领?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高温津贴的领取引发关注。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一样吗?“坐办公室”有没有高温津贴?外出开会办事遭遇高温可以领吗?

2012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立了高温津贴制度,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根据北京现行标准,每年6月至8月发放高温津贴。自2014年6月起,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据介绍,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情况,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了中暑先兆。当上述症状加重,并且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同时有发热,体温升高至38℃,提示出现轻症中暑。

叶俏表示,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含职业性中暑。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也可以出现混合型等,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此时需要迅速让病人脱离高温的场所,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迅速给予病人降温措施,如冰袋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重症中暑的病人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叶俏提示,午后太阳直射气温最高时,应避免露天作业,减少外出,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和体弱罹患慢性病的人群。如需外出时,打伞或戴遮阳帽能部分地减少阳光直射。炎热的天气,还要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

 

 

(责编:荆雪涛)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