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选条件:年龄在55岁以上(1966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临床工作时间20年以上。(权重5%)
临床水平:在诊疗工作中成绩卓越,确立行业标准、推动临床发展,具有对疾病治疗有根本性改善的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成果。(权重35%)
患者评价:有很丰富的医学人文素养与很好的患者口碑,重视并参与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权重20%)
科研成果:临床科研成果卓越,在国内外高影响因子学术杂志发表,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称号、奖章、科研成果。(权重30%)
专业职务:曾任或现任国内外权威专业协会、团体重要职务;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为该类别领域的全国性、区域性或本院科室的整体诊疗规范、水平、学术做出卓越建树。(权重10%)
-
简 介
1966年12月生,55岁,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5000余例,从业30年无投诉、无医疗纠纷,获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国家癌症中心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医疗领域杰出贡献。发表SCI文章近100篇,中文核心期刊200余篇,执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结直肠癌整合诊疗指南》等数十部诊疗指南和共识。刘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1月生,57岁,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及保健医疗部主任。率先提出并完善“风咳、风哮”理论,形成苏黄止咳胶囊;系统开展呼吸道黏膜免疫研究,实现固本止咳方成果转化;参与制定标准、共识或指南10余项。从业36年广受患者好评,获“中国好医生”“首都名中医”等荣誉;以第一作者/通讯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6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获北京市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6项。张洪春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及保健医疗部主任
-
简 介
1963年10月生,58岁,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委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治疗装备技术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累计为逾万例癌症患者提供肿瘤精准放射治疗,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宫颈癌的调强放疗,三维腔内放疗和图像引导的精确放疗,建立了规范的宫颈癌放射治疗规程。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都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中文核心50余篇。张福泉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
-
简 介
1954年11月生,67岁,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参与《中国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131I治疗格雷夫斯氏甲亢指南》编写,为确立行业标准、推动核医学临床诊疗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进行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为100%。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10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公益基金1项。蒋宁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
简 介
1948年7月生,73 岁,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首创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从业近40年没有医疗纠纷;研发多种中医药特色制剂,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周曾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
-
简 介
1962年3月生,59岁,首批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累计完成乳腺癌手术近十万例,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乳腺癌早诊早治新策略,形成中国乳腺癌的个体化诊疗新模式,总结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和精准治疗策略。无医疗纠纷,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仁心医者”等荣誉称号。发表Cancer Cell等论著815篇,他引逾8000次,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邵志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35年来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创立了“确立高危、规范筛查、系统评估、精准诊断、早期治疗、全程管理”肺癌早诊早治体系。2018年团队被评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5月月度人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及第二十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2年2月生,59岁,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累计完成脊柱手术15000余例,其中颈椎手术逾万例,于国内率先开展颈椎前路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首创“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及“分段式颈椎前路减压术”。荣获“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发表SCI论文213篇,三次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其他省部级奖项16项。袁文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名誉院长
-
简 介
1966年12月生,55岁,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累计签发病理诊断报告10万余份,主持制定10余个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积极推动病理学科发展。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 80余篇。梁智勇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7月生,55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复用管理分会会长,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完成各类心外科手术5000余例,手术成功率99%以上。是中国首批全面掌握常规、微创及介入手术技能的心外科医生,在国内率先开展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相关疾病,改变了中国主动脉外科疾病的诊疗模式。从业31年来,以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广泛赞誉。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会二等奖。张宏家
北京安贞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5年8月生,56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累计完成功能神经外科手术6000余例。提出立体交叉毁损的微创治疗模式,牵头制定了立体交叉毁损中国专家共识,使不开颅而精准微创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得到大力发展。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二等奖。赵国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简 介
1952年10月生,69岁,任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胰腺病研究所荣誉所长,二级教授。累计完成胰腺手术7000余例,创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写入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成为我国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标准术式。从业41年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多次获得“全国名医百强”、“院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2560次,以第一完成人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王春友
武汉协和医院胰腺病研究所荣誉所长
-
简 介
1962年1月生,60岁,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在国际上较早提出及系统研究代谢性高血压,率先揭示辣椒素受体及辣膳食改善代谢性心血管病的作用及机制; 开展国际最大系列经导管肾上腺消融治疗原醛症,促进了行业发展。获全国十大医学促进专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祝之明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主任
-
简 介
1962年8月生,59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学教研室主任,博导,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平均每年带领团队治疗肿瘤患者9000余例,作为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和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委员会委员长期执笔或参与肺癌诊疗指南和规范的制定。从业35年无医疗纠纷。发表SCI文章75篇,他引960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宋启斌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
简 介
1963年7月生,58岁,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在国内最先开展早期喉癌激光微创治疗,相关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从业35年,注重患者临床治疗与术后康复,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近五年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8篇,合计IF值58.631;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预防及康复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黄志刚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中国医师学会血液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血液肿瘤诊治方面,尤其是血液系统疑难、罕见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开展的ASC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POEMS综合征等工作居国内领先。从业30余年无医疗纠纷,获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周道斌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
-
简 介
1964 年1月生,57岁,中华内分泌分会性腺组副组长,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建立国内外最大性腺疾病诊疗中心。创曲谱瑞林试验及简化双促方案,提高诊治水平,自然生育1,000多婴儿。从医40年,无医疗纠纷,是多个患友组织贴心人。最早发现性腺功能逆转现象,和GnRH脉冲可重启PSIS患者垂体-性腺轴功能;发SCI论文40篇,成果被欧美同行写入指南;获中华医学杂志金笔奖;以第2完成人获华夏医学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伍学焱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9年3月生,52岁,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高血压专委会常委;发起并成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代谢学组,培训万名基层医生推广冠心病人糖尿病早期筛查和正规化治疗。从业 20余年无一起医疗纠纷。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持近二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发表 SCI论文 12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恺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副院长
-
简 介
1962年12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每年完成1.6万人次激光手术。推动眼底病激光治疗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居国内领先水平。从业35年来无医疗纠纷,常收到患者感谢信和锦旗,曾被评为“羊城好医生”。发表在包括国际眼科顶尖Ophthalmology、IOVS等杂志论文77篇、包括中华系列等杂志论文8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金陈进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简 介
1966年10月生,55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累计完成胃癌根治术5000余例,参与和牵头的中国腹腔镜胃癌手术系列临床研究,成为国际胃癌诊疗规范指定的重要临床证据。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主持上海市重大项目2项。学术论文80余篇,含《JAMA Oncol》、《Ann Surg》等。孙益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院长
-
简 介
1967年8月生,54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及食管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食管外科病区主任。在国际上首创“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及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和模式,牵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和食管癌围术期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发表SCI和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0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河南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李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食管外科病区主任
-
简 介
1962年5月生,59岁,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作为我国胃肠肿瘤学科带头人之一,牵头或参与制订《中国癌症中国早诊早治专家共识》等多个国家规范。完成胃肠肿瘤手术万余例。首创一种原位肛门重建新术式,提出“五项十分制”肛门功能评价标准,发明了新型磁力吻合器等。主编或参编专著10个;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优活动先进个人”。徐忠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0年11月生,61岁,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常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教授。完成近万例肝癌手术,完成胆胰癌根治手术超过3000例,5年生存率国内领先,创立新的手术路径及胰肠吻合的新术式,及颈内静脉移植替代门静脉术,提高胆胰肿瘤切除率和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及生存率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4项;主编《腹部肿瘤学》《肝脏肿瘤治疗学》等专著。李强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7年8月生,64岁,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耳鼻咽喉专委会主委,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累计完成近千例难治性鼻-鼻窦炎和先天性喉气道结构异常疾病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全国首位、首创早期婴儿期T型支架植入新技术手术治疗先天性喉气道重度狭窄。39年未发生一次医疗纠纷,多次获得患儿家长赠送锦旗。发表SCI论文近30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许政敏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耳鼻咽喉专委会主委
-
简 介
1965年12月生,55岁,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白内障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屈光与白内障装备学组组长。国内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医生之一、尤其在处理复杂白内障、晶体半脱位、儿童白内障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手术技巧。主持课题国家级1项、部级1项、局级2项、横向课题1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次。宋旭东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6年12月生,55岁,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现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结石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力于肝胆胰腔镜微创外科事业,是我国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先行者及主要推广者、拓展了IV型肝门胆管癌腔镜根治术和多次胆道手术后腔镜再手术、复杂肝胆管结石腔镜治疗等多项高难度腔镜微创技术,在肝胆胰腔镜诊疗方面卓有建树,荣获我国腔镜发展30周年特别贡献奖。主持并完成湖南省自然重大专项1个。尹新民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1月生,56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专委会儿童结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学科主任、主任医师。2017年获第七届“医者仁心评选的重庆名医”称号。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发表SCI论文28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他引311次。参与获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2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许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学科主任
-
简 介
1962年8月生,59岁,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在国内率先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及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在世界上首次报告内囊前肢毁损产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和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在国际上首创手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德才兼备,在患者中享有很高声望。参与制定3部中国专家共识,参编国内外专著8部。主持9项科研基金项目。获上海市科学进步二等奖。孙伯民
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
-
简 介
1966年3月生,55岁,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儿童器官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完成肝移植手术2900余例,首创双多米诺交叉辅助肝移植和互换部分肝脏的肝移植,首创直切口腔镜辅助肝移植。帮助贫困儿童筹集医疗费用,200余患儿获益;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法国外科学院Honorary Foreign Member。朱志军
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
-
简 介
1946年4月生,75岁,厦门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市眼科医院荣誉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为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开拓者之一,创新了多种难治性斜视矫正术。亲自和团队施行各种斜视手术5万余例,为国内完成复杂性斜视手术最多的单位和培养专业人才最多的单位。献身儿童眼健康事业,从业51年无一起医疗纠纷。发表论文476篇,含SCI收录62篇。多次获省部级奖项。赵堪兴
天津市眼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0年8月生,61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天津市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儿科住培基地主任、癫痫中心负责人。主持建立儿童难治性癫痫诊疗体系与技术、神经遗传代谢疾病、神经免疫疾病诊疗体系与技术,在天津率先开展儿童肌电图及神经电图的检测技术,带动天津小儿神经内科学科发展,发表论文50余篇,获天津市科学进步二等奖,荣获“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称号。张玉琴
天津市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儿科住培基地主任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兼眼底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累计眼底手术10000余例,中浆病治疗3000余例,撰写并推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策略共识的建立与推广。从业33年无医疗差错,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京城好医生”、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发表SCI论文105篇,代表性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Ophthalmology等杂志发表。赵明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1月生,55岁,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医师,累计完成导管消融手术近2万例。首创全三维零射线电生理模式;独创室速的“片状消融”和房颤的“线性消融”术式。首创Brugada综合征猝死的根治术,并作为心脏神经消融术的主要创始人,改变了神经反射性晕厥的治疗模式。获“央广京城好医生”金牌奖和“好大夫”金牌奖。发表SCI论文80篇,获国家级中青年突贡专家称号。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0年1月生,61岁,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名誉组长,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带领团队20多年来为10000多名各种复杂的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成功的手术矫治。先后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发表中文文章17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50余部,获得专利17项。邱勇
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
-
简 介
1961年6月生,60岁,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近年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000余例,其中Wagner分级4级以上占60%,带领团队使得糖尿病足大截肢率降至5%以下,达国际先进水平。从医近40年无一起医疗纠纷,受到患者好评。发表SCI论著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及参编专著6部。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严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2月生,58岁,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CSTRO)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治疗前列腺癌2000余例,取得了与手术治疗相同的结果,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前列腺癌专业组的组长,所带领的团队在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的放射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8篇,编写专著、编著6部,获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数十项省部级课题。高献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4月生,58岁,任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完成肝移植手术1154例,使无肝期缩短至9分50秒,在国际上建立磁外科学体系,创11种新术式。在西北高标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发表SCI论文128篇。吕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4年8月生,57岁,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平均年手术量600余例次,国际上首次将氩氦刀成功用于颅内肿瘤切除;国内率先开展了立体定向开颅手术治疗脑重要功能区及深部小病灶、“立体计划”系统治疗帕金森病获得成功。从业30余年无医疗纠纷。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张剑宁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
-
简 介
1966年9月生,55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主任医师。在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系统性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是国内首个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上市前临床研究的主要参与人。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迟志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6年9月生,55岁,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累计完成各类介入手术一万余例,在国际上较早建立肝癌门静脉癌栓综合介入治疗模式。从业30年无医疗纠纷,获广州市医师奖、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等称号。发表SCI论文30篇,他引442次。以共同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夏医学奖二等奖各1项。朱康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
-
简 介
1967年2月生,54岁,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常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科主任。首创“降落伞胆肠吻合术”,并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取得良好疗效。从业30余年,以医疗质量安全为中心,病人为中心,无医疗差错事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刘军
山东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4月生,55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副会长,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挖掘整理五行藏象中医外治疗法,打造了“经方联合中医外治疗法脾胃病特色优势诊疗模式”,首创“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体系,为行业建设提供借鉴。获“第六届中国医师奖”、广西“德技双馨好医生”称号。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发表论文139篇,主编著作5部。谢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5年2月生,56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内首创持续性房颤个性化消融策略,打造该领域“中国标准”,多次参与国际指南编写,多项研究被国际指南及教科书推荐。从业30年无医疗纠纷,获有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发表SCI论文74篇,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教授,心电图室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累计完成各种类型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5000余例,多个术式为全国首例开展。从业30余年无医疗纠纷,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6部,第2完成人教育部和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第1完成人分别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宿燕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教授
-
简 介
1960年3月生,61岁,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精于诊治男性生殖与泌尿疾病,提出“中医男科学”的完整学科概念,建立“中医男科学学科体系”构想,制定3项专家共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9篇,其中SCI论文4篇。秦国政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
简 介
1963年3月生,58岁,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医36年,擅长分期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自拟经验方“补肾解郁调冲方”。针对更年期女性特点,创新性提出更年期综合征的应激学说,形成经验方“宁更丹”、“滋水清肝益坤汤”;提出肾元、脾元、胎元“三元不足”是复发性流产主要病机;以培元补肾、益气安胎为治则,创立经验方“培元补肾安胎方”,固护母胎三元,改善生育结局。刘雁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6月生,57岁,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主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首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制定WHO西太区及国家中医临床指南、诊疗规范。从业30年无医疗纠纷,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
-
简 介
1963年1月生,57岁,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包头医学院全科学院院长,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所长,二级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疾病诊疗及消化内镜微创诊疗,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ERCP等高难度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累计完成消化内镜诊疗近10万例。获得内蒙古优秀医师奖、中国医师协会“优秀院长”、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发表论文135篇。党彤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5年8月生,56岁,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救治疑难、重症肝病患者5000余例,建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新技术,创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分级诊治新策略,主持编写相关临床指南/共识4部。待患如亲,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发表SCI论文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吴杨奖。韩英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
简 介
1951年4月生,70岁,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在罗和生教授的带领下,明确诊断了1500余例消化系统少见病及罕见病例。从业40余年,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荣获“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省级奖6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编专著6部。罗和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11月生,56岁,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抗癌协会神经肿瘤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国内率先将nTMS、功能重塑、代谢与多模态增强现实等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推动胶质瘤国家指南/规范及质控,国内受益患者超3000例。因医术及患者褒扬,被天津电视台报道。论文231篇,引用1866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及王忠诚、赵以成神经外科医师奖。杨学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简 介
1935年4月生,86岁,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顾问,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级特聘专家、一级教授。2010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埋藏法断层皮片修复下颌骨重建后角化组织缺损”方法。从医60余年来多次帮助贫困及边远地区患者。曾主持军队“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及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5年荣立二等功一次。获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117篇,主编专著4部。刘宝林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级特聘专家
-
简 介
1945年12月生,76 岁,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总编辑,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健康矫治理念的传动矫正器及技术,曾被卫生部评委十年百项适宜推广技术,目前推广应用10余万例,首次提出健康矫治理念。从业50年无医疗纠纷,专注于非手术健康矫治恒牙期乃至成人III类骨性牙颌畸形。发表论文近10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林久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1月生,57岁,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综合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主持国家和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累计经费7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21篇,最高影响因子8.619,中文核心期刊30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综合放射治疗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3月生,55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主任。承担妇产科疑难杂症会诊约9000例/年,主编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及《中国产科超声检查指南》。从医28年从未有过医疗纠纷,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9年“中国杰出超声医师”称号。发表论著45篇,其中SCI论文13篇。任芸芸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2月生,56岁,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技师长。多年来主持开展MR新技术十余项,其中首次提出“应用半剂量增强3D-FLAIR序列诊断脑转移瘤应用研究,”填补了MR诊断脑表转移瘤的盲区,在业界广泛推广。从医36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荣获辽宁省“2013-2014年度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和“伦琴学者”等荣誉称号。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辽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发明新型实用专利2项。孙文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技师长
-
简 介
1962年5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党委书记,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带领的食管癌防治团队,经几十年综合防治,使河北省食管癌5年生存率提高了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是我国唯一高于美国的癌种。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被河北省政府授予“重点培育创新团队”及“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出版著作30部,发表论文498篇(SCI论文16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1项。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党委书记
-
简 介
1945 年11 月生,76 岁,曾任国际口腔放射学会主席。1992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 2000年和2002年先后建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放射学专委会和颞下颌关节病与合学专委会,为我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和颞下颌关节病学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获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家教委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马绪臣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7年4月生,64 岁,四川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牙体牙髓病临床诊疗,率先开展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根管治疗难度评估和显微根管治疗等技术,使牙体牙髓病治疗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主持国家、部省重点科研项目1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发明专利6项。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周学东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
-
简 介
1968年5月生,54岁,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十届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累计治疗肿瘤患者6000余人,开展江苏省放疗质量同质化建设,制定放疗质量保证规范及临床治疗指南。从业30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发表SCI论文82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及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孙新臣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
简 介
1968年4月生,53岁,教育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累计完成胸腔镜肺叶切除、肺段切除1500余例,是国内较早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医生。获得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肺癌为核心,开展肺癌的微创诊疗技术系列研究和肺癌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著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姜冠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8年9月生,53岁,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为国家培训磁共振专门人才超过5000人次;为全国培养进修医师超过1000人,所在科室成为全国进修医师最多的放射科。荣获2012年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发表SCI论文9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3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临床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杨正汉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主任
-
简 介
1968年3月生,54岁,中华医学会上海市数字医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擅长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D打印康复辅具与骨关节内植物3D打印的临床转化等。对患者耐心,门诊不限号。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2019年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8年第八期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二等奖、2018中国增材制造行业评选活动“杰出成就”奖。王金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2年7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及嗓音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获“中国名医百强榜”咽喉外科上榜名医。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牵头开展咽喉反流性疾病我国首个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牵头制定了我国多个咽喉头颈疾病专家共识或指南的制定。肖水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8年2月生,63岁,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兼脊柱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第十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创3D打印脊柱手术植入物并首先将3D打印人工椎体成功应用于脊柱肿瘤手术,使疑难疾病治疗取得突破;带领团队研发并注册上市我国首批3D打印骨科手术产品;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发表SCI论文43篇;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9项。刘忠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2月生,58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疗副院长。带领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内科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单位之一,开展2000余例肝脏恶性肿瘤和200余例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每年完成2000余例胃癌等疑难患者诊治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计划专项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共建项目各1项;作为PI参加国际多中心抗癌药物临床试验200余项。潘宏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疗副院长
-
简 介
1959年1月生,62岁,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累计主刀脊柱外科手术1.5万余例,创立了寰椎骨折仿生动态复位固定新疗法、严重胸腰椎骨折“渐进-平稳-有序”的复位固定新技术等。牵头制定指南及专家共识9部。获中国医师奖、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发表SCI 209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1项。郝定均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院长
-
简 介
1966年8月23日生,55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主任、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科主任兼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介入学组副组长,《临床放射学杂志》主编。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32年,坚持创新,其中首创介入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累计完成手术超过1000台,肝癌介入手术9000余例,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协和医院新技术新业务成果一等奖并编写入国家规划教材。郑传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主任
-
简 介
1963年12月生,58岁,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在国内率先研究EG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exosomes分泌与肺癌耐药关系;制订江苏省高通量测序地方标准;主持参加百余项新药研究。从业36年没有医疗纠纷,获2020抗疫群英谱最美院长等称号。发表SCI论文110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冯继锋
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1月生,56岁,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教授,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累计完成胸部肿瘤手术6500例,其中食管癌手术超2500例,建立全球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新标准。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发表在JCO(影响因子32.95)一篇,大于影响因子10分7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傅剑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教授
-
简 介
1959年11月生,62岁,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肺癌学组组长,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完成肺癌手术1.2万例,建立普及化肺外科微创关键技术体系,创建国际化微创胸外科培训体系,显著提升中国胸外科国际影响力。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十佳医生。发表SCI论文97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姜格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1月生,57岁,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主刀完成肝脏移植300多例,成功率达9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实现了零输血;实现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肝胆胰脾的全覆盖,全科微创手术率达85%以上。牵头制定本专业“专家共识”一部。医德医风好,深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从医37年零投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80多篇,主编学术专著2部。周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学肝胆胰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2月生,55岁,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连续被评为名医百强榜肺外科第一名,所领导胸外科连续12年名列复旦排行榜第一名。个人累计完成胸部肿瘤手术8000余例,近年来连续年手术量超1000台。国际首创“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新术式,开创早期肺癌精准外科新时代。发表SCI论文56篇,累计影响因子298分。高树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6年12月生,55岁,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年均手术量800余例,曾获医院“金牌主刀奖”。深入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关节疼痛,牵头制定共识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获上海市首届十大“仁心医师”称号。主编/译著作20余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SCI40余篇、国内论文百余篇。以第一申请/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牵头全军重大科研专项1项等。获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徐卫东
上海长海医院院关节骨病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0年11月生,61岁,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兼神经重症学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40年,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想患者所想”的原则,没有一起医疗纠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SCI、EI杂志收录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论著6部,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种奖项。滕军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2年生,59岁,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鼻咽癌及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工作。每周参加专家门诊及特需门诊,平均6480次/年;从业30年无医疗纠纷;获上海市科委,科技部肿重大项目等。SCI论文150篇,获中国抗癌协会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胡超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
-
简 介
1961年9月生,60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超声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候任主委);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微创介入治疗科主任。从事介入30年,累计治疗肿瘤患者超过3万。其带领的肿瘤介入学科是国内本领域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好团队之一。2年间给云诊室线上就医的1000位患者只收取10%诊费,让利诊费金额达27万元,受到患者好评。主持国家自然重点基金1项,省级科研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发明专利2项。黄金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治疗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7月生,58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年接诊乳腺癌患者6000余例次,2012年创建的乳腺肿瘤内科,为省内规模最大,在乳腺癌分类治疗、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研究、肿瘤心脏病学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学科实力与水平在国内属领先水平。第一完成人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二等奖一项及浙江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80余篇。王晓稼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4年9月生,57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部副部长、泌尿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系结石专委会主任委员。率先倡导并推广了B超定位经皮肾镜技术、针状肾镜辅助内镜手术(NAES),完成各类复杂尿路结石微创手术20000余例。从业30余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及投诉。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40余篇。荣获全国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李建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0年3月生,61岁,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神经病学系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发明改良抗酸染色法,极大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确诊率;主持撰写、发布神经疾病中国专家共识7部;开发神经疾病辅助诊断决策系统4种。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牵头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赵钢
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神经病学系主任
-
简 介
1963年8月生,58岁,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累计完成乳腺手术1万余例,打造国内乳腺癌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的中国标准及规范,并连续多年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乳腺外科TOP10。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名医、辽宁省学术头雁专家等。发表SCI论文173篇,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1年6月生,60岁,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腹膜后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盆底与软组织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腹膜后肿瘤外科主任。累计完成腹膜后和腹腔肉瘤手术4000余例,手术切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达到国际水平。获得患者广泛好评,在患友圈具有良好的口碑。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数十篇。陆维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0年8月生,61岁,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委员会结直肠专委会副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中心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累计完成结直肠癌手术8000余例,是国内最早开展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手术的医生之一。在右半结肠手术,经肛门超微创结直肠肿瘤切除,晚期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从业37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发表SCI论文23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宋纯
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中心胃肠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2年5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创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进行胰肠吻合,使胰瘘发生率明显下降,从业36年无一起医疗事故,获吉林省医德标兵,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医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张学文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1年4月生,60岁。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累计完成眼科手术7万余例。首创CO2激光深层巩膜切除术联合超乳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全国手术量第一,牵头完成专家共识。制定我军眼战伤院前急救指南。推动开展眼科日间手术。牵头或参与发表眼科专家共识10余次。被患者评为光明使者,多次带队或参与赴藏、疆等地复明助困活动。发表中英文论文213篇,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全军眼科杰出贡献奖。叶剑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7月生,56岁,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四川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年手术达1600余台,每周门诊量约200人次。首创采用同种肌腱作为缝合材料修复半月板等。多次对西部地区运动医学关节镜外科医生进行培训。2010年获四川卫生厅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完成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获中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四川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四川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
-
简 介
1963年12月生,58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显微医学部主任、显微创伤手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提出“中山一院臂丛根性损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及修复重建方案;提出开放性骨折的改良Gustilo分型,形成了“1-2-4-8”的保肢策略;主持国自然4项,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1项;SCI论文3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顾立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显微医学部主任
-
简 介
1966年3月生,55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及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新冠病毒病救治专家组与境外抗疫专家组后方支持团队成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3年参与过SARS患者的救治,2013年,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从业30年没有医疗纠纷。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448篇,其中SCI论文189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10余项科技成果奖;获专利5项。卢洪洲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简 介
1957年8月生,64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肾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常务委员。累计完成同种异体肾移植3000余例,居东三省首位。发表SCI及中华系列文章60余篇,参编各版《中华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国肾移植手册》等,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扁鹊奖”。傅耀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
-
简 介
1959年9月生,62岁,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国际妇科癌症协会(IGCS)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领衔、参与多个妇科肿瘤指南、规范的编写制定;制定国内妇科恶性肿瘤MDT、妇科肿瘤临床研究示范中心标准;率先将TOMO放疗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参与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国家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周琦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8年8月生,63岁,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全科专委会主委,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新生儿辅助神经调节通气技术和无创高频等新技术。新生儿科年均转运危重新生儿1000余例,年均收治超早产儿150余例,年均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150余例,年均出院病人6000余例。从业30余年未曾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发表SCI论文10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儿科医学成果奖。李占魁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
简 介
1968年8月生,53岁,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主刀完成骨科、手显微外科手术10000余台,先后在穿支皮瓣领域实现了系列技术与理论创新。开展了肢体淋巴水肿的超级显微外科治疗、肢体畸形矫正和创伤后功能重建等国内技术。获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先后主持科研课题10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发表论文216篇(SCI论文61篇),主参编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唐举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2月生,55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中心办公室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率先在全国开展儿童胃肠动力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研究,累计完成24小时食管pH监测7000余例,牵头制订“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极大提高儿童胃食管反流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水平,荣获吴阶平-杨森医学研究奖二等奖;获第二届全国“健康卫士”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52篇。江米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3年8月生,58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呼吸健康专委会主委,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在国内率先提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诊断模式及策略及将雾化吸入带回家治疗理念。从业30年没有医疗纠纷,荣获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辽宁名医等荣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尚云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4年11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名誉组长,武汉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创建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全新模式。主持参与近20项指南共识、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重大项目,发表论文4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罗小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
-
简 介
1967年7月生,54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主持及参加制定国内多部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推动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规范诊疗,使本中心成为区域性儿童疑难肾脏及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中心。获首届“湖南省优秀儿科主任奖”、“三湘儿科医师奖”。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论文8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次。吴小川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
-
简 介
1964年9月生,57岁,亚洲儿童先心外科学会第一副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先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累计完成各类心脏手术1万余例,其中新生儿、婴幼儿复杂危重手术6000余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患者的一贯评价,连续7年蝉联中国百强医生、先心外科顶级专家TOP10榜单。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莫绪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兼心胸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生,51岁,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六科科室主任。从事肝肿瘤外科30余年,每年主刀肝癌切除300余例,在门静脉癌栓(PVTT)领域已成国际知名特色。尊重病人、耐心、负责、技术精湛,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2.95分授权专利40余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军队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 。程树群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六科科室主任
-
简 介
1958年10月生,63岁,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医师。建立国内第一家集足踝外科、足部护理、足踝支具辅具和足踝康复四位一体的足踝外科中心;牵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研发及引进新的诊疗技术5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等3项临床科研课题。发表文章30余篇。发明专利5项。2019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次获首都健康卫士等。张建中
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1月生,57岁,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委员会常委,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工作。创建301医院胶质瘤专科。曾获“王忠诚”年度奖;解放军总医院百位名医培育对象等。从业30余年没有医疗纠纷。连续多年在脑胶质瘤等方面排名中国名医百强榜前十。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译著作及制定全国指南多项。曾获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马晓东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副主任
-
简 介
1957年7月生,64岁,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十年,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五年,北京世纪坛医院外科主任、血管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周围血管疾病诊治。从医39年来,主刀手术万余台。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获北京市卫生界“十百千”评选中的十层次人才。国内外发表论文114篇,SCI 25篇。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项、华夏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医学科技进步奖一项等。张福先
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6月生,58岁,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儿科危重病诊治与急救,新冠疫情暴发后,在重庆市公卫中心取得了新冠肺炎病人“零死亡”救治成效,牵头撰写了儿童新冠肺炎诊疗和呼吸支持治疗方案,该方案制定填补国内空白,对提高治疗同质性,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良好效益。从业36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许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
简 介
1955年8月生,66岁,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孤独症相关课题项目,发表了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余本相关专业书籍,获专利一项。此外,她积极引进国外孤独症康复、评估技术,开展评估工具心理教育量表(PEP)汉化与建立我国常模工作。贾美香医生高超的医术,深受家长和患儿的尊敬和喜爱。贾美香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6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整形美容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累计完成各类美容外科手术3万余台,整形外科手术1万余台,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程序化治疗居全国领先水平。从医36年无医疗事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2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樊东力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7年3月生,64岁,中国医师协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组长,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主任。累计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儿300余例;首次制定中国儿童血液灌流、血浆置换临床应用规范和标准,修订《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儿童血液净化全周期管理规范和标准。从业38年无医疗纠纷,获“辽宁名医”、沈阳市“医德标兵”、“沈阳杰出医师奖”。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辽宁省重大项目一项。发表 SCI论文13篇,中文150余篇。吴玉斌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组长
-
简 介
1962年1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完成妇科肿瘤手术万余例,提出年轻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新方案,使肿瘤逆转率提高至90%,妊娠率提高至60%;在反复发作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天津名医,发表SCI论文100篇,累计影响因子402.148;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华科技一等奖。薛凤霞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
简 介
1960年8月生,61岁,中华医学会小儿心律学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兼心血管病主任委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完成儿童先心介入术、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植入近万例。牵头制订《中国儿童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儿童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等。获上海市仁心医者称号。发表科研论著130余篇,含SCI32篇。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曾获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奋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9月生,56岁,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结核病临床工作32年,累计完成10000余例结核病患者的诊治,参与多种抗结核新药及诊断试剂的上市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43篇。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防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被授予北京市总工会“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高孟秋
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2年5月生,59岁,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累计完成甲状腺手术4500余例,居云南省首位。首创甲状腺切除术后预防性补钙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理念。在云南省贫困地区建立专家工作站12个,缓解当地民众甲状腺疾病“看病难”问题。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程若川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6年11月生,55岁,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外科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累及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近万例,率先在国内开展急诊冠状动脉搭桥、不停跳及微创冠状动脉搭桥,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其数量及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编国内首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苏丕雄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8年10月生,63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学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从事临床工作39年,主持完成各类高难复杂手术麻醉及大量围术期危重病人的抢救。推动了PACU、麻醉门诊及日间手术麻醉在全国的规范化开展。受到患者及同行的高度评价,获评首届“湘雅名医”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0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持或参与全国及省级指南、共识和规范20余项。郭曲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学教授
-
简 介
1962年10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肿瘤中心主任;每年诊治近7000人次肿瘤病人;首创DDGP化疗方案,被2020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收录,打造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国新标准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共315篇, 其中中文文章156篇,SCI文章159篇;出版专著7项;发明专利1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共14项。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9月生,56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215人才计划肝胆胰腺外科“学科带头人”;累计完成胰腺肿瘤手术2000余例,开创联合大段血管切除重建的高难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从医28年零差错,获得“京城好医生”称号;发表SCI论文60篇,他引984次。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等荣誉。郝纯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科主任
-
简 介
1955年2月生,66岁,曾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4、5、6届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原主任、主任医师,累计完成靶位注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颈、胸椎间盘突出症5000余例,于1999年首先提出“靶位注射胶原酶”的概念,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患者评价良好,获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徽省江淮名医、医院“服务之星”等称号。第一完成人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陈家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3年8月生,68岁,历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第3、4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首届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儿童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并研制出我国首个气雾吸入储雾罐,主持制订了儿童哮喘诊治指南、《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标准和《儿科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指导建立儿童哮喘规范化门诊1500余家。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洪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2年1月生,59岁,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3次)、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5次),南京鼓楼医院骨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秉持“看病准,用费省,疗效佳”的原则,强调防治结合的骨关节病干预理念,主持参编行业标准和诊疗指南十一项。从业36年诊疗患者数十万人次,无医患纠纷和医疗差错。发表论文269篇,他引3317次;共同组织完成首次中国人群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多次获省市科技奖。林华
南京鼓楼医院骨病中心主任
-
简 介
1960年12月生,60岁,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为全国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参加国家多项临床路径的制定,主持制定我国康复医学专业质控指标,促进了我国骨科康复的发展及学科的同质化。发表论文139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5项、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1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周谋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12月生,56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共收治鼻咽癌患者3000余例,在国内第一批开展调强适形放疗、螺旋断层放疗,显著提高了鼻咽癌、头颈肿瘤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申良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2月生,58岁,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肿瘤学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临床诊疗工作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一科主任。诊治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2000余例,治愈率80%以上;牵头撰写儿童白血病诊疗规范。负责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郑胡镛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一科主任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专注于小儿肝胆和肛肠先天性疾病的诊治的临床与科研,胆道闭锁Kasai术后5年自肝生存率达到58.7%,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改良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手术方式,使该病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成果获第十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和第六届北京医学科技奖等奖项。陈亚军
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2年9月生,59岁,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东方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擅长假体隆胸、乳房整形与再造、耳再造、鼻整形与再造、外生殖器畸形整复与再造、晚期面瘫的矫正。累计完成内窥镜隆胸术1000余例,耳整形再造500余例。从业30余年,深受患者好评。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0余篇。担任《中华医学美容杂志》副主编,《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等杂志的常务编委。主编、主译多项专著。江华
上海市东方医院整形外科主任
-
简 介
1964年8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副主委,盛京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累计完成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手术1000余例,先天性及特发性脊柱侧弯100余例,重症创伤1000余例,小儿肢体延长与矫正100余例;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治疗小儿髋、膝、踝关节各类疾病500-600例;特别是应用关节镜治疗先天性髋脱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90篇,其中SCI论文21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两次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李祁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
-
简 介
1965年1月生,56岁,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累计完成乳腺癌手术12000余例,其中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国际首位,首创新型示踪引导内乳前哨活检微创诊断技术,打造乳腺癌内乳诊疗的“中国标准”。从业35年无医疗纠纷,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公益先锋人物”称号。在《Lancet Oncology》等发表论文200余篇,为首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王永胜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
-
简 介
1949年11月生,72岁,任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国内外首创臂丛神经阻滞缓解桡动脉痉挛的方法,拓展桡动脉入路应用于急性心梗的急诊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手术量400-500例/年。获有“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等称号。发表SCI论文70余篇。李为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0年4月生,61岁,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学术主任。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5000余台,其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500余台,居于国内首位。在国内率先提出一系列CRT技术新观点,创建了慢性心力衰竭综合管理的“安徽模式”。从业近40年,多次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获得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课题在内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严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学术主任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一级主任医师。骨科领域“多组神经移位术”,被国际同行命名为“王氏技术”,已完成600多例临床应用。填补了腰骶丛神经损伤空白,通过200多例手术总结出腰骶丛损伤的临床分型,设计了健侧闭孔神经移位治疗腰骶丛撕脱伤、经坐骨大孔截骨显露腰骶丛新手术入路,均为首创。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王树锋
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一级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4年12月生,57岁,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博导。从医34年,带领团队年实施关节置换术4500余台、2020年度门诊量4448人次。擅长小切口微创髋膝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擅长翻修手术,如僵直髋,髋臼骨折术后,高脱位DDH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的翻修手术等。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国内百余篇。主编8部、主译3部、指南1篇、专利3项。张先龙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
-
简 介
1959年9月生,62 岁,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医学学组副组长,原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二级教授。是国内早期同时具有冠脉介入、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三种资质少数专家之一,完成和指导心内介入手术累计上万例。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陶贵周
原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3年1月生,58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常务副主任,中南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呼吸病学组组长。率先成立老年综合评估协同创新全国联盟,初步建立老年综合征防控大数据平台,纳入病例数据近1万例;带领团队建立老年疾病共患大数据库(湘雅),目前拥有数据量近86万例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 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45篇,他引781频次。 获得湖南省医学成果奖4项。陈琼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3年4月生,58岁,任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精神健康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1995年在《上海精神医学》发表以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氯氮平所致粒细胞缺乏症,使这一技术得以广泛推广于精神科临床。发表PubMed及SCI检索论文158篇,国际他引升至4709次,单篇最高1407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排名二)及上海市医学科技奖(排名一)各一项。徐一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7年11月生,64岁,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防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提出并实施着精神心理问题防治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首次制定精神障碍分段式临床路径,并在全国广泛应用。曾获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教委科技进步奖3项(均为一等奖)。张克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
简 介
1955年11月生,66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神经再生细胞治疗工程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首创干细胞临床示踪技术,创新性将极体移植技术预防遗传线粒体病。在《新英格兰医学》《Cell》发表论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世界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奖。是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剑虹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5年8月生,56岁,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擅长疑难危重肾脏病的诊治,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诊治新技术23项,尤其在急性肾损伤方面,率先建立急性肾损伤实时预警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并提出目标导向透析策略,使危重急性肾损伤发病下降15%,死亡率下降54%,达国际领先水平。发表SCI论文25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丁小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12月生,56岁,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副院长、主任医师。圆满完成省内40余次突发的大型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打造了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中毒中心及创伤中心等多学科协作团队(MDT)。从业34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获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天府名医等称号。发表SCI论文8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曾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
简 介
1964年2月生,57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34年,平均年门诊量4200人次,门诊处方中药饮片使用率90%以上;擅长眼科显微手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眼病,年手术量3000台次。获“首都名中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突出贡献专家”等。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85篇。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谢立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1年9月生,60岁,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副会长和全军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和风湿科主任。开辟了强直性脊柱炎新的治疗手段和早期诊断标准,指导了国内30余家单位数以万计患者的诊治,团队每年规范化诊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逾5000人次。从医38年无一起医疗纠纷。 发表论文 222 篇,论文被引用超过7000余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各一项。徐沪济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风湿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10月生,56岁,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儿科学会眼科学组副组长、中美遗传眼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率先从事干细胞眼内移植并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搭建遗传眼病基因诊疗平台,完成各类眼科手术4万余例。获国家优秀眼科医师、“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辽宁省名医称号。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等课题,获国际眼科颁发“研究奖”,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二等奖3次。马翔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
-
简 介
1965年6月生,56岁,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优化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外科手术策略,完成全球最大组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产妇多学科救治,牵头制定3部诊疗规范。心系患者,为公忘私,多次参与健康教育,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等。获专利13项,发表SCI文章90余篇。朱俊明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
简 介
1962年12月生,59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获中国神经外科界最高荣誉“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术成就奖”和“赵以成神经外科年度贡献奖”。首届天津市名医。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6年,致力于神经外科最复杂的颅底肿瘤专业,完成高难度手术8000余例。是我国微创神经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之一。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填补天津市技术空白5项。岳树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
-
简 介
1954年11月生,67岁,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累计完成神经外科手术数千例,打造国内首个术中磁共振手术平台,开创性的提出“精准神经外科”理念,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使我国术中影像和功能神经导航技术跨入世界先进水平。从业44年未出现任何重大医患纠纷,长期承担中央军委保健任务。曾荣立三等功三次。许百男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
简 介
1963年8月生,58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完成普通外科手术8000余例,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超千例,居全国首位,提出针对复杂性腹主动脉瘤综合治疗的先进理念,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从医35年无医疗纠纷,获辽宁名医称号。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辛世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
简 介
1962年12月生,59岁,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湖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从业37年无一起医疗纠纷,累计完成辅助生殖治疗超20000周期,牵头制订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中国专家共识,主导研发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检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始终坚持耐心、细心为患者服务。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16项。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艳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
简 介
1965年生,56岁,山东省立医院产科主任、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泰山学者。累计完成射频减胎、胎儿镜、胎儿宫内输血等500余例,完成国内首例射频消融减胎术,撰写五部国内专家共识;从业30年无医疗纠纷,曾获山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省级最美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发表SCI论文40篇,两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王谢桐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