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黄兰君)如果说外科手术刀在肿瘤治疗中能化腐朽为神奇,那包括射频消融在内的微创介入,应该算得上是润物细无声了。5月4日,“第三届中国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北京论坛”发布会在京举行,宣布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医院、解放军302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北京论坛”定于5月13日在北京医院举行。
饿死!毒死!烤死!微创给了肿瘤三条路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放疗化疗,与肿瘤正面厮杀的破坏性在治疗中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常常令人痛不欲生,以微创与生物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建设性治疗”模式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据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介绍,肿瘤的疯狂生长是以大量攫取人体营养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血供,就没有肿瘤的生长。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就能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
肿瘤的血管介入疗法是癌症治疗的特色疗法之一,一方面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灌注于肿瘤供血动脉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即“毒死肿瘤”,对全身毒副作用小;另一方面,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后,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营养而“饿死”的同时,药物还可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很多人熟悉的射频消融,治疗针在肿瘤区,产生100℃左右的高温,肿瘤即刻凝固性“烤死”。北京医院党委副书记田家政形象地总结为“饿死、毒死、烤死三法宝,肿瘤一个都跑不了”。
化疗并不是晚期肿瘤病人唯一的路
肿瘤治疗方法千千万,但化疗常常被晚期病人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实际上,晚期病人不只有化疗一条路可以走。”解放军307医院肿瘤微创治疗科主任杨武威坦言,“譬如化疗性栓塞技术,就特别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恶性肿瘤,比如原发性肝癌、局部晚期的胰腺癌。”
据介绍,作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其中40%的患者会中招生存期只有11个月的局部晚期胰腺癌,这在临床上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但最新的临床数据显示,加入介入、射频等微创治疗,病人的生存期可以延长到34个月,相当于原有生存期提高了3倍还要多。”杨武威介绍。
因此,介入治疗常常会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绝处逢生的惊喜。但李晓光也提醒,目前肿瘤越来越被看作一种慢病,因此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病人要淡化肿瘤意识,带瘤生存,与疾病“和平共处”,更加注重生活质量。
老年肿瘤患者可能更需要微创介入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将精密而微小的器材送到病变部位实施诊断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更适合因高龄等原因失去最佳手术机会,或者担心外科手术导致身体无法耐受、生活质量变差的患者。介入治疗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护器官组织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消灭肿瘤。对于老年患者,这无疑是福音。
过去,在跟肿瘤的厮杀中,切除肿瘤部位时常常会损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结构,比如直肠癌手术后的保肛一直是个难题。而微创介入因为精密器材的运用,局部治疗对整体的伤害相对最小,能最大限度保留人体的生理功能,避免相应功能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老年肿瘤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局限性,没法手术或术后放、化疗后复发,也不是没有办法治疗,可以采用微创介入治疗、靶向药物等治疗,让老年肿瘤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解放军302医院介入科主任王华明介绍,“尤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肝炎肝硬化的背景以及肝癌血供的特殊性,从某种程度来说,选择经动脉化疗栓塞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是更合理的治疗策略,甚至可以取代手术而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四两拨千斤,以微小创伤解决大问题,以更和平的方式解决与肿瘤的冲突,不再追求你死我活的厮杀。
(运营:王月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