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饮食 > 正文

佘自强今日靓汤汇总 快来看看!

2015-06-11 10:17:21来源:广州日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岭南汤王”佘自强因脑溢血抢救无效突然离世。汤王的靓汤到底是什么?快来看看吧!

“岭南汤王”佘自强因脑溢血抢救无效突然离世。汤王的靓汤到底是什么?快来看看吧!

红花生衣红枣猪瘦肉汤

关键词:健脾养血 补血益气

冬日将至,有些老年人常感到乏力、恶寒、气短。中医认为红皮花生衣有很高的补益功效,它性平味淡,有益血补血之功。红枣食药兼之,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润心肺、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合而煲猪瘦肉,有健脾养血、补血益气之功。能辅助治疗老年性贫血,症见头晕、健忘、失眠。

材料:红花生衣30克、红枣2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2片。

烹制:红枣去核;猪瘦肉洗净,切块。一起与红花生衣、姜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下盐便可。为1日分2次进饮。

芹菜红枣冬菇丝汤

关键词:平肝 清热 降血压

春日时肝阳易亢,肝风易动。可导致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情绪波动,甚至发生中风。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味甘、辛,具有平肝清热、健胃降血脂、血压的作用。现代营养学认为它除富含纤维素、钙、磷、铁、钾和维生素A与维生素C外,还含有芹菜碱,有降压的作用,以及含有锌元素对机体发育起了很好的作用。芹菜红枣滚冬菇,清润可口,有平肝、清热、降血压的作用,为春日养生靓素汤。

材料:芹菜300~400克、红枣5~6个、水发后冬菇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芹菜切段;红枣去核,切丝;冬菇切丝。起油镬,稍炒芹菜,再下冬菇丝炒匀片刻,加入热水1250毫升(约5碗量)和枣丝,武火滚沸后改中小火,滚沸约5~10分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香橘猪瘦肉汤

关键词:行气散瘀 利气止痛

气温骤然下降,加上过剧烈的运动,小儿疝气易发病。中医认为大、小茴香有散寒、理气、开胃、止痛的作用,适宜于胃寒呕逆、寒疝腹痛的治疗。橘核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痛的作用,山楂有化积、行气、散瘀、消食的作用。合而为汤,有行气散瘀、驱寒燥湿、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小儿疝气疼痛及小腹疼痛。

材料:小茴香15克,大茴香、橘核、山楂各30克,猪瘦肉50~80克,生姜2片。

烹制:小茴香用盐水稍炒;大茴香、山楂稍炒;橘核打碎。用煲汤袋装好,与洗净、切小方块状的猪瘦肉、姜下瓦煲,加入清水750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40分钟,下盐便可,为1小儿1日分2次进饮。

\

春菜番茄金针素汤

关键词:清热消食 开胃益气

春菜被称为潮汕最可口的青菜,形似小芥菜,却鲜甜甘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番茄色泽鲜红,甘酸可口,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中医说它们均有益气生津、健胃消食、和中补益之功。金针又名黄花菜,清香可口,中医说它有清热凉血、安神明目治心悸的作用。合而为汤,清润可口,具清热消食、开胃益气的功效,为暮春时家庭靓素汤,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春菜250克,番茄2个,金针、金针菇各30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番茄切对半;金针稍浸泡。在镬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金针,继而下金针菇、春菜、番茄,刚熟时下盐和少许油便可,为3~4人量。

鸡内金开胃汤

关键词:健脾胃 消积食

鸡内金是消食化滞类的中药,尤宜儿童用。用它配以炒山楂、炒麦芽、红枣为素汤,甘润可口,有健脾胃、消积食的功效。时至中秋前后饮食过多,腹胀饱滞,不妨一试此汤。

材料:鸡内金10克、炒山楂6克、炒麦芽10克、红枣5个。

烹制:各物稍浸泡、洗净;红枣去核。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45分钟便可。为3人量。

灵芝圆肉汤

关键词:养心安神 养肝健脾 滋润肌肤

本栏日日有靓汤,但更强调一周内有煲、滚、炖、羹汤等不同做法的汤,这才营养均衡。同时冬日亦有素汤,今日靓汤为灵芝圆肉汤。灵芝有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护肝养肝和抗癌抗衰老的功效,但其味道淡而微苦,为此配入具养心安神且味清香甘润的圆肉,合为素汤,清润可口,有养心安神、养肝健脾、滋润肌肤的作用,且两者均性温,尤宜冬日之用。

材料:灵芝80~150克、圆肉50克、红枣3个。

烹制:各物稍浸泡、洗净,红枣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盐或下糖均可。为3~4人量。

胡椒白瓜滚猪筒骨汤

关键词:驱寒祛湿 健脾益气 健骨除困

今年入夏以来一直暴雨肆虐,湿重、烦热、胃口不佳等症状常困扰人们,对应这样的天气应适当进饮含胡椒的汤饮。白胡椒白瓜滚猪筒骨汤具有驱寒祛湿、健脾益气、健骨除困的功效,能有效地消除雨水天困扰人们的这些症状,且汤味鲜香清润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白胡椒30~50克、白瓜500克、猪筒骨500克、生姜4片。

烹制:白胡椒打碎;白瓜洗净,切片状;猪筒骨洗净,切段,并用刀背敲裂。在镬或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和姜、筒骨,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半小时,下白瓜,片刻后下胡椒,再滚沸片刻,下盐便可。为3~4人量。

红枣花生赤小豆羹

关键词:健脾 益胃 养血

中医认为红枣性微温味甘,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缓阴血、悦颜色。花生性平味甘,能理血补血、醒脾开胃、润肺利水。赤小豆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水、除湿。合而为羹汤,有健脾、益胃、养血之功。能辅助治疗小儿血证。

材料:红枣50克、花生仁30克、赤小豆100克、红糖少许。

烹制:各物洗净,红枣去核、赤小豆浸软和花生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大滚约1小时,下糖便可。为1小儿1日分2~3次进饮。

节瓜花生煲鲫鱼汤

今日虽为初秋时节的周末,已是过了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了。但在我们南方此时仍十分炎热,如民间说现正是处在“争秋夺暑”之际。此时此刻比前段时期同样暑气逼人,但却易干热伤阴,因而今日靓汤宜节瓜花生煲鲫鱼。节瓜清热消暑,但比冬瓜滋润平和入汤更鲜甜,花生能补中益气,鲫鱼能益气利水。所以此汤清润可口,清热祛暑、滋阴生津,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节瓜600克、花生50克、鲫鱼1条、猪瘦肉50克、生姜4片。

烹制:节瓜刮皮、切块;花生浸泡;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为4人量。

沙参玉竹淮山鹅汤

关键词:养阴益胃 润燥生津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属中医“阴虚”范畴,一般胃阴虚多见口唇干红、口干口渴、胃脘不适等;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肝肾阴虚多见头目眩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阴虚多见自汗、盗汗。养阴类中药材沙参、玉竹、淮山合而煲鹅肉为汤,有养阴益胃的功效,适用于干燥综合征,且尤宜冬日时的胃阴虚型干燥综合征。亦为冬日靓汤。

材料:沙参、玉竹各12克,淮山15克(中药店有售),鹅肉400克,猪瘦肉50~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稍浸泡;鹅肉切块,“汆水”。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南瓜南杏汤

关键词:益肺 养颜 润肠

广东汤有煲、炖、滋、烩羹等四种常用做法,广东汤有肉汤和素汤等多种类型。在一周内我们要有不同形式又合乎节令的汤水,我们才能口味常新、营养均衡,才能“天天要饮靓汤”。南瓜能补中益气,能延缓肠道吸收功能,有助于美颜瘦身,对糖尿病患者亦有益处。南杏能润肺止咳,养颜通便。合而为素汤,有润汤益肺养颜之功。长夏与秋初之际多用此汤有养护呼吸系统和调理气色的作用,且老少皆宜,尤宜女性之用。

材料:南瓜500克、南杏75克、生姜3片。

烹制:瓜洗净,连皮切块;南杏稍浸泡,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南瓜熟烩,下盐便可。为3~4人量。

薏米甜汤

关键词:清热消暑 生津止渴 养颜美肤

广东民间常说“汤水足,身体好”。这汤水包括汤与糖水,因广东尤其珠三角一带夏暑时特别炎热,因为天气和人体内生理的需要,偶尔进饮甜汤,亦就是糖水,就很有必要了。中医谓:薏米有健脾利湿、清热补肺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薏米仁酯、薏米仁油和三萜化合物等,能抑制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繁殖,对皮肤异常增生,如粉刺、赘疣等有防止作用,利于粗糙皮肤的健美。薏米甜汤除了有此功效之外,还能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尤宜年轻人饮用。

材料:薏米250克,冰糖适量。

烹制:薏米浸泡,洗净,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至焾,下冰糖片刻便可。为3~4人量。

黑木耳红枣汤

关键词:驻颜祛斑 健美丰肌

材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个。

烹制:黑木耳稍浸泡,洗净;红枣去核。一起下锅,加清水750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中小火,滚约半小时便可。为1人一日分2次服用。

胡椒玉米炖猪肚

关键词:驱寒祛湿 养脾健胃

春湿春冷或“回南天”时,胡椒玉米炖猪肚汤清润鲜甜可口,且具有健脾暖胃、益气驱湿的功效,为男女老少皆宜。玉米营养丰富全面,其胚芽含52%不饱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面的4~5倍,它的营养物质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中医说它性平味甘,能益胃健脾、降血脂利胆。猪肚以形补形,能补脾益气健胃。胡椒能驱寒祛湿、消炎解油腻。

材料:白胡椒约10~20克、玉米400克、猪肚500克、生姜4片。

烹制:白胡椒打碎,玉米洗净,切段;猪肚洗净,用生粉或盐反复洗,再冲洗净。一起下炖盅,加入热开水1500毫升(约6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5人量。

绿豆沙葛煲猪脊骨

关键词:清热解毒 消暑利水

绿豆入汤入粥清香糯甜,尤其是夏暑天时还特别有清心润肺的功效。所以它自古就被作为消暑解毒的良药而倍受重视,中医认为它食药兼之,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润肤的功能。沙葛是广东有名的蔬瓜类肉质植物,味如梨香,在广东民间还可当水果生吃。合而煲猪脊骨,清香鲜美可口,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健脾益气之功,为夏暑秋热时的家庭周末靓汤。

材料:绿豆80克、沙葛400克、陈皮1/3个、猪脊骨500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绿豆、陈皮浸软;沙葛去皮、切块;猪脊骨切段,敲裂。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番薯三宝甜羹

关键词:清肠排毒 健脾养胃

材料:番薯100克、南瓜250克、淮山120克、红糖少许。

烹制:番薯、南瓜洗净,去瓤、切粒状;淮山浸泡。在锅里下淮山和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改小火煲约10分钟,下番薯、南瓜滚至腍,下红糖片刻便可。为3~4人量。

家乡汤浸太阳鱼

关键词:益脾健胃

太阳鱼是立鱼加入其他淡水鱼的基因演变而来的,在珠三角海域培育的新鱼种,其肉质比立鱼鲜嫩爽滑、比淡水鱼鲜美可口。把太阳鱼加以汤浸,可保持其肉的爽滑。且所谓家乡汤即珠三角农家汤,其材料简单却气味惹人。鲜美甘香的虾米、浓香甘咸的头菜,使汤味更美、更惹味。此汤可谓融现代高科技与乡土气息于一炉,鲜美甘香可口,益脾健胃、风味独特,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太阳鱼4条,粉丝80克,头菜丝、湿虾米各50克,陈皮丝、姜丝、葱丝各少许。

烹制:太阳鱼宰洗净,加入姜、葱丝,生油拌匀;粉丝切段、浸软。在砂锅或镬下油爆香虾米,下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和陈皮,武火滚出味后,下头菜、粉丝、鱼,改为文火浸至刚熟,下盐,撒入少许胡椒粉更佳,为3~4人量。

芹菜酸枣仁汤

关键词:辅助调理神经衰弱、失眠

芹菜又叫香芹,在北方又叫药芹。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药芹,它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中医认为它有利口齿、利咽喉、明目、养精益气、补血健脾、止咳利尿,有降压镇静的功效,是治疗高血压和因高血压引起的一些疾病的有效偏方。以安神养心的中药酸枣仁,配芹菜滚成的素汤,是辅助调理神经衰弱、失眠的药膳汤饮。

材料:芹菜200克、酸枣仁20克(中药房有售)、生姜2片。

烹制:芹菜洗净,可切段。酸枣仁稍浸泡,用煲汤袋包裹,下锅,加入清水750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至约1碗半水量,下芹菜,滚至刚熟,下盐、油便可。为1人量,可1日分两次饮用。

椰子肉汁炖蚌仔

关键词:滋阴明目 养颜美肤

椰子是我们南方海南岛及热带特有的水果,它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十分丰富,且果实越成熟,所含蛋白质和脂肪也越多。中医认为其肉性微热,味甘甜,有益气、治风、令人面色悦泽的作用。蚌肉味鲜美,中医认为它有明目、养肝、止渴、滋阴的作用,加入肉汁合为炖汤,鲜美清润可口,且有滋阴明目、养颜美肤的功效,为秋冬家庭靓汤,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椰子肉1个(约200克),猪瘦肉100克、蚌仔200~300克、生姜3片。

烹制:椰子肉切块;猪瘦肉洗净,剁为肉碎状;蚌仔浸泡清水,去泥污,可去壳或不去壳。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为3~4人量。

黑豆防风生地汤

关键词:健脾利湿 清热解毒

暑热兼台风雨季时,南方最易产生湿疹。它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损多形性、易渗出、瘙痒、反复发作和易成慢性。中医认为是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之邪,浸淫肌肤而发。黑豆防风生地素汤,或加入少许猪瘦肉,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为脾虚湿困型湿疹的辅助治疗汤饮。

材料:黑豆60克,生地、防风、甘草各6克(中药店均有售),猪瘦肉50克、生姜2片。

烹制:黑豆浸软,药材稍浸泡,用煲汤袋装好;猪瘦肉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40~50分钟,下盐便可,若不下猪瘦肉则不下盐,为1人1日分2次进饮。

粟米须红萝卜淮山煲猪排骨

关键词:健脾养肝 补肾壮骨

材料:鲜粟米须120克,淮山、芡实各40克,蜜枣4个,红萝卜200克,猪排骨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粟米须、淮山、芡实稍浸泡;猪排骨切段。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菊花脑鱼肚羹

关键词:滋阴润燥 养肺醒神

秋日宜饮羹汤,今日靓汤是菊花脑鱼肚羹。所谓的“菊花脑”即菊花幼嫩的茎叶,它清新鲜嫩可口,中医认为它性平味辛甘,《食疗本草》说它:“作羹,主头风,目眩,泪出,去烦热,利五脏。”鱼肚为有名的海味,特别是以广东沿海所产的质量最好,叫广肚。中医说它性平味甘、咸,有养阴补肾填精之功,能滋阴润燥,养肺醒神,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菊花嫩茎叶120克、鱼肚50克、猪瘦肉100克、鸡蛋2只、生姜3片。

烹制:菊花叶洗净;鱼肚浸泡至软,“汆水”,切丝;猪瘦肉洗净,切丝状;鸡蛋去壳拌匀。在镬中加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鱼肚,改中小火滚约10分钟,下菊花叶、猪瘦肉,续下蛋和稀芡,下盐、麻油便可。为3~4人用。

芫茜羊肉鲫鱼汤

关键词:益气血 补虚劳

材料:羊肉200克、鲫鱼1条、芫茜3棵、生姜4片。

烹制:芫茜切碎;羊肉洗净,切片,置姜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洒入少许酒、醋,再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并撒入芫茜便可。为4-5人用。

茯苓牛大力煲猪扇骨

关键词:祛湿除困 健筋养骨

在春夏暑湿时,广东民间最爱用土茯苓煲汤,它性平味甘、淡,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功,常用于湿热淋浊、筋骨疼痛。牛大力亦是广东民间尤其客家一带常用煲汤的中药材,亦为性平味甘、淡,能祛湿健筋骨、壮腰膝、养肝肾。猪扇骨是猪骨中最不油腻的部位,夏日入汤最为适宜,中医认为扇骨能补益增髓。合而为汤,气味清润可口,有祛湿除困、健筋养骨的功效,并为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土茯苓30克、牛大力50克、眉豆60克、猪扇骨500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药材和豆稍浸泡;一起与猪骨、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天麻炖鸡蛋

关键词:补益阴血 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常伴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天麻是息风止痉类中药,能平肝息风、祛风止痛。药理研究它有镇静、镇痛的作用,能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鸡蛋功同阿胶,能补益阴血、滋阴润燥,与天麻合用可在平息肝风的同时,滋补肝阴,避免血虚动风之虞,能辅助治疗眼花、肝血不足、肝风内动的高血压。

材料:天麻10克、鸡蛋1个。

烹制:天麻稍浸泡,洗净,与鸡蛋下锅,加清水500毫升(约2碗量),武火滚沸约6~7分钟至蛋熟,去壳续滚约20分钟便可。喝汤食蛋,为1人量。

八角黄芪鱼丝汤

关键词:阴阳双补 益气温胃

八角不但是调味料,还是很有名的中药,它性温,具有散寒、理气、开胃、驱虫和杀菌的功效。配以补中益气的黄芪与鱼丝为汤,既是潮汕地区一道美味的汤饮,又有阴阳双补,益气温胃,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尤宜春夏交替气温多变时饮用。

材料:八角5克、黄芪15克、韭黄200克、草鱼丝400克(如无可用粉丝和鱼丸代替),生姜丝少许。

烹制:八角、黄芪洗净浸泡,煎汁备用;韭黄洗净,切段;草鱼去骨、皮,切丝去腥味,用八角、黄芪汁少许略腌。草鱼丝下油锅略炒,再加入煸炒过的韭黄,调料略翻炒,下上汤滚沸片刻,下盐便可。为3~4人量。

(运营:吴茜茜)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