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刚满50岁的姜先生感觉自己夫妻生活有些力不从心,难道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姜先生带着疑问,悄悄找到医院泌尿男科咨询,没想到医生一番问询后,建议他先去查查血糖血脂。姜先生纳闷,性功能障碍和血糖血脂有关系吗?
勃起功能障碍或是心血管疾病先兆
中国性医学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黄晓军主任医师介绍,勃起功能障碍(ED)俗称阳痿,是困扰广大男性朋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定义为:不能勃起或不能维持勃起以达到满意的性生活。我国男性健康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在40岁以上男性中,有近40%的人受到ED的困扰。
黄晓军门诊中遇到的ED患者,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到五六十岁的中年人都有。不少中老年男性患者都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ED,只是衰老的一种体现,拖着不治或者私自服药,结果病情越发严重。
的确,部分男性随着年龄增长,也会出现雄激素(睾酮)部分缺乏症,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出现性欲降低、性功能减退甚至出现ED。这种情况也需要干预和治疗。因为ED是一种疾病,它与血管、血管内皮、血管肌肉、神经紧密相连。若其中任何一方面有疾病或外伤等,都将影响男性勃起功能,造成ED。
黄晓军指出:“ED跟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与心脑血管相比,阴茎的血管细多了,其直径比心脏冠状动脉小1/2;而且,阴茎内的血管比较多,其单位体积内拥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比例是最高的。所以,身体的血管一旦出现毛病,阴茎自然比其他器官要敏感,表现就是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无疑成了男性健康的风向标,ED也就成为全身血管病变的一种先兆症状,它提示男性身体其他地方的血管,尤其是心脑血管也可能出现了问题。一项研究发现,ED症状比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早出现12~24个月。在共同的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下,男性出现ED后2.5~3年左右,常常会出现继发心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治ED前,先查血糖、血脂
黄晓军介绍,随着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逐渐增高,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其患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也显著增高,约是健康人的两倍。糖尿病患者的ED患病率可高达80%以上,且大多数为中重度ED。临床迹象还表明,ED发病率有呈年轻化趋势。
ED与心血管疾病有一个共同点,即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体重超标、吸烟等。这些既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ED的危险因素。
因此,即使ED病人在诊断时没有心血管疾病症状,医生也常常会把他当作一名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病人来对待,门诊时通常建议他们首先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排查,包括查血压、血糖、血脂等等。
ED患者不能盲目私自服药
由于人们缺少对男性健康常识的了解,不少患者发现ED以后,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羞于就医,人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和易于暴躁。有的患者认为今后他们只能靠药物“助性”了,甚至有些人会将ED治疗药物看成一般的壮阳药物,盲目私自服用。结果,ED症状越发严重。
实际上,导致ED的病因众多,可以分为器质性、心理性和混合性。其中器质性问题包括血管、神经,血管内皮、肌肉等受损伤,这些因素占80%~90%,还有一些就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占10%~15%。盲目服药或千人一方,并不能“药到病除”,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黄晓军提醒,ED来临前是有许多先兆的,如再次勃起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晨间勃起次数及硬度减少或降低、勃起启动时间增加、停止刺激后阴茎很快疲软且勃起硬度降低等。患者发现ED以后,夫妻双方应相互理解并认识到问题所在,尽快到正规医院男性科作相应的检查,以获得医师的合理建议及治疗措施。
科学地进行诊断分类,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如果相关检查发现ED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会联合相关科室综合治疗。同时,患者还需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原发病。(王艳)
(运营:吴茜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