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心脑血管 > 病友饮食 > 正文

多吃红烧肉真能长寿吗

2015-01-23 10:03:4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
阅读提要:网上不断传出“红烧肉”的“喜”讯:“江苏年纪最大的老人今年115岁,其长寿秘方是三餐都要吃红烧肉”、“北京市40名百岁老人,有30人特别喜欢吃红烧肉,几乎每天都吃”、“日本调查发现,90%以上的长寿老人爱吃炖烂的肥猪肉,却没有一个得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和动脉硬化的”。

受访专家:何裕民,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人类长寿的奥秘,是存在于人体内的长寿基因,其中有10多个极重要的预防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基因!

朋友,若没有长寿基因,可不要盲目跟进吃红烧肉啊!

1、猪油再炖也变不成类植物油

网传红烧肉之所以成为“长寿秘方”,在于“随着肥肉炖制时间的增长,猪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下降,炖了两个小时以上的肥肉可下降46.5%,达到最低点;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却随炖制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两小时后,达到最高值。这样,相当于让肥肉中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因素(单、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在炖煮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说,饱和脂肪酸是不可能变成不饱和脂肪酸的。

2、硬脂酸转化后对心脏有好处

在一般人的眼中,“饱和脂肪酸”是凶神恶煞,要避之千里之外。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真的是“不利”的吗?

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 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而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凶,因此说,饱和脂肪酸摄取“过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这里说的是“大量”,是“过多”,而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必须要摄入一些饱和脂肪酸才能保持健康!

3、鱼油摄入过多也会致动脉硬化

不饱和脂肪酸是以“健康的守护者”出现在众人面前的。

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

“多不饱和脂肪酸”参加细胞膜的构成;参加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调节基因表达;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维持免疫能力等。

但是否摄入可以多多益善呢?不是的。

植物油和动物性油脂一样,每克脂肪都可产生 9千卡的热量,也是高热量营养素,摄入过多也可导致超重、肥胖。

4、老人能量摄取应该低于中青年人

60岁后的老人,有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特点,因此有着不同的膳食标准。

老人机体的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由于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减慢,老年人体内缺失的组织就为脂肪组织所替代,所以老年人身体的构成成分就发生了重大改变,体内脂肪含量有所增加,人体在25~70岁期间脂肪重量增加了16%!

由于老年人肌肉组织(含蛋白质较高)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老年人对摄入能量的需要也比中青年人低了。

再则,老年人的基础代谢比成年人降低了10% ~15%。因此,适当降低能量的摄入,才是老年人健康的保证。

广西巴马地区、江苏如皋地区的许多百岁老人,每天摄取的能量都不太高,只达到“满足机体的需要”,其中很多老人晚上都保持着喝稀饭的习惯。研究发现,适宜的能量摄入,是老人长寿的基础。

老人适不适宜多吃红烧肉呢?

红烧肉含有的“中链饱和脂肪酸”较高,而中链饱和脂肪酸升血脂、胆固醇水平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宜多吃红烧肉。

那为什么有的百岁老人的“长寿秘方是红烧肉”呢?一方面是基因使然;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其生活习惯。

116岁的四川老人付素清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之一,她“很爱吃肉,但一点都不挑食,五谷杂粮都吃”,她还“爱劳动、从来都不闲着”!

我们要怎么吃才健康?

素食为主,适当吃肉,半饱为宜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根据比较动物学研究,人体的肠胃比较适合混吃,即荤素搭配,以素为主,适当吃肉。而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反过来了,肉吃得多,菜吃得少。

大家不要一味吃素,但需要适当控制肉食的摄入。同样是食物,肉食和素食在人体内产生的垃圾量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段时间吃肉太多或吃素菜多,你会明显的感觉到大便的气味都会不一样。

我们常说“白菜萝卜保平安”,常吃蔬菜水果对我们的健康和心情都很有帮助。有研究表明,每天只吃两份或两份以下果蔬的人,明显不如吃三份或三份以上果蔬的人乐观;血液检测则发现:相对于较不乐观者,较乐观者血液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多高出13%。类胡萝卜素对人的健康有保护作用,一个方面证明乐观是和我们内在的胡萝卜素有一定关系,另外一方面也和我们的吃有关系,吃可以帮助你提高这些。

少吃一口,体内垃圾就少一点。垃圾少一点,就可以多活一天。(综合自扬子晚报、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张斯文)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