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糖尿病 > 心理健康 > 正文

抑郁症糖尿病是难兄难弟

2014-12-16 09:39:51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分享
阅读提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引起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以及精力不集中或有疲劳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患。糖尿病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抑郁症也同样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糖尿病和抑郁症共病时治疗难度增加,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成为临床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日渐受关注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引起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以及精力不集中或有疲劳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患。糖尿病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抑郁症也同样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糖尿病和抑郁症共病时治疗难度增加,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成为临床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的病因和作用机制复杂,常常伴随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功能紊乱,还与内分泌系统及神经营养因子系统异常等有关。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还未能完全了解,尤其是两者共同的病理和分子基础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关键

对于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患者,及时的精神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首先需要明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提高糖尿病人群中抑郁症的识别率与检出率。有效使用信效度良好的诊断工具、适当的心理评估都有助于明确诊断。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抗抑郁药对于治疗糖尿病伴发的抑郁症状是有效的,但对血糖的控制是否有作用尚未得到证实。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只显示,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对抑郁症状的控制是有效的,但不能够帮助改善血糖控制。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需联合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心理治疗等。有研究显示,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也有助于症状改善。

总之,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仍是糖尿病躯体治疗的主要目标,积极治疗抑郁症状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绪也相当重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天津市安定医院 龙鲸)

(责任编辑:李娟)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