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得病,就什么都不能吃,还得不停地运动,真是受罪。”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通常的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长此以往,不良情绪影响血糖控制,血糖控制不佳又反过来影响情绪,陷入糖尿病“坏情绪”的恶性循环。
糖尿病是一种器官衰退性的改变,胰岛功能终归会逐渐减退。就像任何保健手段能延缓衰老但不能使人长生不老,更难使人返老还童一样。很多糖友对这一慢性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用治疗急性病的观念来治疗慢性病,祈盼最终停止用药,并常常以停药为目的。
如何对付“坏情绪”,与糖尿病和谐相处呢?
糖尿病是人类身体器官功能减退或与目前状况(饮食、运动等)不匹配造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不匹配变匹配,让不和谐变和谐。
为了这一匹配与和谐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让自己业已形成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甚至让自己的个性受了委屈,但我们收获的是,在中年或老年时,心智在新层面上走向成熟,以此示于后人,何乐而不为呢?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就是普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努力改进生活方式,最终比其他非糖尿病的人的健康状况还好。可以说“因祸得福”。
(责任编辑:姜美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