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病 > 糖尿病 > 中医治疗 > 正文

中医支招“糖友” 如何远离并发症

2015-04-15 14:43:24来源:汴梁晚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特别是调理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

\

众所周知,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如白内障、肾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这些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在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侵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点。

据市第二中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刘国升介绍,目前临床上降血糖主要用西医西药,如服降糖药和打胰岛素等。但是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特别是调理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

刘国升讲,胰岛素是人体内的降糖激素,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胰腺不能正常生产胰岛素,导致人体血糖升高,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他表示,随着人工合成的胰岛素与降糖药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实现。但由于糖尿病导致的体质变化并未改善,对并发症的防治相对薄弱,长期用药副作用相对大,经济负担也不小,而且“一辈子打针吃药”绝不是病患的唯一选择。因此,医学上,在强调控制血糖必要性的基础上,开始寻找改善糖尿病体质变化的其他治疗途径。

“中国是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中医普遍认为,先天体质、糖摄入量过多、久坐少动、情志失调等是糖尿病前期发生的致病因素,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全身细胞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肾、心与全身微血管内皮损害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应激性病症’变化,这时重要器官仍旧缺糖缺能量,若不做中医全面健康管理,就会落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糖代谢失调,血糖出现问题。”刘国升说,中医治病强调阴阳整体调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对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起到双向调节、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作用。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大法宝。根据“糖友”的不同体质,如痰湿体质、痰浊体质、湿热体质、淤血体质等,辨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因人而异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并改善患者体质,从根本上消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土壤”。

刘国升提醒,很多糖尿病的并发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如果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异常,经常麻木、痒感、针刺感、蚁走感、刺痛感,或者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出汗异常、视力模糊下降、心慌、胸闷、气短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症状,都很有可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些特征,需要引起重视。

(运营:赵瑞)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