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雨婷/文 李蔚海/图)近日,由健康时报社主办,康宝莱(中国)保健品公司支持的“健康中国2015营养与健康科普城市行”活动南京站圆满完成。
主讲专家:左小霞,解放军第309医院(总参总医院)营养科主任
苦夏才需贴秋膘
秋天本身就是容易发胖的季节,很多人胖了之后会自我安慰:秋天就该“贴秋膘”!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只有“苦夏”才要“贴秋膘”。
什么是苦夏呢?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主任讲到,古人每年立夏都会称体重,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如果体重减轻了,才称这个夏天为苦夏。“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为了补充营养,增加体内脂肪,也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才会提出‘贴秋膘’的说法。”
在那个时候,“贴秋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肉贴膘”,吃一些红烧肉、白切肉等。可相比于肉类匮乏的古代,我们现在每天都可以随意选择各种各样的肉类,这时候再盲目“贴秋膘”,就会带来肥胖和超重的问题了。
“尤其是秋冬季节,相比春夏两季,我们平均每天会多摄入220千卡的热量,大约等于一块瘦肉、一个鸡蛋再加半碗粥的热量,所以秋冬季节本身就容易发胖。”
左小霞主任建议,“贴秋膘”前,要先分清自己是否属于需要“贴秋膘”的人群。即使是需要“贴秋膘”,也不是一定要选择大块吃肉,相比之下,鱼、瘦肉、禽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等,进补效果更佳。
听众参与互动游戏
根据三秋来进补
其实,相比“贴秋膘”,根据初秋(农历7月)、仲秋(农历8月)、季秋(农历9月)不同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补更为重要。
初秋我们常称为“秋老虎”,此时阳光依旧充足,也会稍有燥热,但是早晚温差正在逐渐加大。这个时候一定要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老人常说的“秋瓜坏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尤其脾虚胃寒的人群更要谨慎。此外,初秋气候还比较湿润,不会像仲秋、季秋时那么干燥,所以这个阶段要注意利湿健脾,可以适量选用莲子、红豆、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到了仲秋,草木逐渐枯黄,天气转凉。尤其在北方,空气的湿度开始减少,变得干燥,让人出现口干、鼻干、舌干甚至便秘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润燥,可以吃些秋藕。“秋藕脆的适合凉拌,面的可以煲汤、炖菜”。此外,蜂蜜和梨也是秋季的绝佳选择。“梨生吃和熟吃是不一样的,生吃可清热解毒,对便秘及小便赤黄都很有效;梨熟吃还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对咳嗽很有效。”
步入赤秋后,天气非常凉,此时需增加营养和热量,提高免疫力,同时少吃寒凉的食物。左小霞主任也给我们提供了几个非常实用的小妙方。比如,百合煮粥、枇杷干泡水都是美味又健康。自己制作桑葚膏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取干桑葚适量,加入少许冰糖、蜂蜜,加水熬制黏稠状,放凉后置于冰箱保存,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水食用。”
参与活动获得奖品
相关阅读:
对付“蛇皮”有妙招
秋冬季节,皮肤干燥缺水,很容易出现“蛇皮”症状,又干又痒,困扰了很多读者。对此,左小霞主任推荐了几个润燥小妙招。
橄榄油抹脚:橄榄油不光可以喝,还可以涂抹在干燥的皮肤上起到润燥的效果,比如我们的脚部容易干燥,晚上洗完脚以后,可以用橄榄油抹一抹。
香菜根煮水:香菜有清热解毒润燥的功效,吃完了的香菜根儿别扔,拿来煮水吃或者泡胳膊、泡腿、泡脚都很好。除了香菜根儿外,芹菜根儿、菠菜根儿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香油润嗓子:把香油先蒸上五分钟,然后含服一大口,像漱口一样,再慢慢地往下咽,这相当于在自己的食道黏膜上涂一层油。还可以蘸点香油,涂抹在鼻腔里,也可以起到润燥的作用。
黄瓜片贴敷:黄瓜片不仅可以拿来敷脸,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还可以把黄瓜片贴在干痒的部位,同样可以起到清热润燥的作用。
(运营:吴茜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