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和诺德公司在上海宣布,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佳®)正式在中国上市。该药于去年9月被纳入国家优先审评审批目录。此次在中国的落地,有望为中国糖友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0.9%,患病人数超过1.21亿,高居全球首位。但更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15.8%,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纪立农教授,母义明教授就管理“中国式血糖变化”及胰岛素个体化治疗展开对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表示:“胰岛素仍是目前糖尿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夜间低血糖等血糖控制不佳的问题。只有全面关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管理,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和依从性的治疗方案,才能让血糖持久达标。”
中国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习惯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需求。由于中国患者三餐均以升糖指数较高的精制米面制品作为主食,对餐后血糖影响较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等差异,即使是摄入等量的同种谷物,中国人受到的血糖影响也大于欧洲人。因此,中国糖尿病患者适合能同时覆盖空腹和餐后血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作为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由70%的德谷胰岛素和30%的门冬胰岛素组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两种组分在结构上互不干扰,独立发挥德谷胰岛素长效平稳无峰降糖优势,以及门冬胰岛素快速降糖作用,兼顾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控制,实现优势互补。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时,血糖控制水平越接近控制目标,发生低血糖风险的可能性就越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谈及高质量血糖管理时提到,“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低血糖风险的恐惧心理也会成为糖尿病高质量管理的障碍,导致患者随意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者预防性进食,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
另一方面,目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对多次注射的恐惧等因素,是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较传统强化治疗方案基础-餐时每日2~4次注射方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注射次数更少,却可达到相似的血糖控制并显著降低夜间确证性低血糖发生风险;使用前无需混匀,一支胰岛素注射笔即可提供空腹和餐后双重血糖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