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长发育 > 焦点轮图 > 正文

让科普声音更响亮!第二届医院品牌训练营开营

2019-10-15 10:56:14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新闻背景】:10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金赛药业协办的“中国医院科普能力提升计划——2019医院品牌训练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营。

健康中国行动已在全面实施,医院也已经成为科普传播的主阵地。医院品牌打造及升级有哪些秘诀?如何抓住融媒体发展红利,让医院在互联网传播中异军突起?「2019年医院品牌建设训练营」邀请了多位大咖登场,为大家呈上精彩内容。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动员全社会力量 把健康融入所有

\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而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不但要求我们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也需要我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保证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

如何理解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公共政策部门之间必须协作,避免公共政策对公共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以上个世纪60年代的芬兰为例,芬兰在慢病高发的时期采取了健康促进的手段。如65岁以前发生心梗和中风要个案报送到卫生部,牛奶要上市必须先脱脂肪,对于低脂奶制品给予价格补贴,对于中间食物的含盐量必须标明,对于烟酒等不利于健康的产品加价加税…通过一系列措施,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实现了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降低80%。

如何理解“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院前的管理、院后的管理、健康人的管理,这都是我们要做的。我们都知道,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问题,这些是造成慢病的高发原因。今天慢病的高发,可以说是三四十年我们没有好好管理造成的。

大家不要被“慢性病”的慢字误导了,认为不着急,不可怕。其实慢性病指的就是它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越来越叠加,越来越积累,只能减缓发展,不可逆转。所以我们必须关口前移,只有关口前移才有可能阻止疾病的发展。现在慢病防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健康人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对于低危人群的重视也不够。

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不追求爆款,医院传播应更多满足患者需求

\

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

伴随着媒体行业的巨大变革,媒体形态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已经进入一个全媒时代,媒体的传播媒介极为丰富。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宣传的定位是什么很关键,比如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做健康科普要不要对流量焦虑,要不要在乎访问率。

在我看来,医院的宣传和公共媒体显然是有差异和区别的,医院宣传的定位首先应该是围绕医院工作,然后是服务患者、精准传播、沟通媒体。再加上医院的性质不一样,服务的患者类型不一样,医院学科的优势也不一样,就注定了我们不能很焦虑的追求一些爆款、一些爆红的文章,更多是要根据医院的特点,做好科室和专家的传播,做好患者对医院需求的反馈,这样在和媒体沟通中就会找到一个准确方向,做好精准传播,做好患者服务,让科普传播中的一篇文章、一句话都能有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作用。

从2013年开始,健康时报一直在推进执行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活动,到目前已经在全国和240家医院的479位专家合作进行健康讲座,上千篇各种报道影响到超过千万用户获得了权威的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知识,懂得了身高矮小是可以进行干预。随着“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即将上线,我们准备在全国首批遴选200家医院邀请专家集体入住“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希望能和权威医院一起共同推进权威健康教育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让医学回归人文,医学原本就是有温度的

\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

医学原本就是有温度的,近代科技革命兴起之前医学就是人学,医学早期重要的不是医术,而是人文,在产业革命之前医学能够治愈疾病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重要的就是去安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找到了更多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于是人们越来越迷信科学和技术,以为科学发展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疾病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探索医学的进步,导致什么结果呢?

并不是说所有的医学技术手段都能解决今天的疾病。所以人们把对病的关注转向人,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网络,一些对技术的崇拜开始走向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对每个医院的品牌提升都是非常需要的。

韩启德院士给北大医学部提词写道:让医学回归人文。提醒我们既要重视医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也需要解决人文精神的弘扬,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望。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医者初心:为百姓除疾苦,为病人谋幸福

\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

各行各业都在讲初心,那么医生的初心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医者仁心,为百姓除疾苦,为病人谋幸福。医生的初心就是这样,病人幸福越多你的快乐越多。医德和医术分不开,医德的本身就是信任。

北京协和医院的老专家方圻,是几代领导人的保健医。他曾讲过,我的悲喜和病人交织在一起,遇见那种治不了的病人,那种痛苦赶着我往前走,非找到新方法不可,这就是医者仁心,感同身受,看一个病人治不了就难受,太痛苦了,这就是仁心。

中国式的医患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不要把医和患对立,我觉得用中国的太极思维更好,太极图,阴阳互补,相互滋养,相互加持。患者离不开医生,医生也离不开患者,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医患一家亲。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医院品牌建设就是要讲好科室故事、医生故事

\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

医学并不能带来所有的疗效,更多是尊严,是陪伴、见证、抚慰、安顿。叙事可以提升品牌传播的境界,品牌传播是什么?让大家的眼神有神圣感、有崇敬感,就是勾人眼睛。

叙事医学开辟了一条路径,这个路径叫:共情、反思、医患和谐,这是它的三部曲。共情的叙事和共情的报道,这是做好医院品牌叙事的第一步。共情区别于同情,同情是居高临下的,但是共情是走进患者的心灵,站在病人的立场。反思就是一个好的报道,最后能不能让整个行业进行反思,让整个医院进行反思,这个反思不是说批评,反思就是这个里面有那种让我们感觉到对生命本质的彻悟。而医生和患者就是相遇,相遇是偶然,偶然当中有必然。

临床叙事从“医患沟通”的小沟通过度到“公众理解医学”的大沟通,让医生团队、护理团队在整个城市,在整个国家,甚至在整个世界上有地位,为紧张医患关系寻求社会心理松绑,更好地化解医改中的三化,妖魔化、污名化、恶质化。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副书记岑珏:跟“急诊室的故事”学做科普

\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副书记岑珏

“急诊室的故事”发生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首先这是一档全国首档大型急救纪实性真人秀节目,摄像头每周7天,7乘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才记录到身边发生的非常真实、震撼、让人感动的瞬间。

急诊室故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知识普及的系统性,通过电视记实的传播,我们在第一季10集当中就有长达600分钟经剪辑以后的记录,它所涉及到的学科门类是非常全的,内外妇儿急救,医疗的流程,医学的伦理等等。而且会有急救小知识的栏目来讲述真实的故事。告诉他们当发生这样气异物的时候,居家紧急的处理是什么。

第二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科普传播的多样化,为了扩大受众的范围,我们的传播是拿来主义,有什么就用什么,我们有电视记实的传播,有线上的传播,有线下的传播,也有实物的传播。比如电话记实,第一季的收视率在上海本地占了前两位,覆盖的人群将近2.5亿人群。

线下传播是通过急诊室故事进一步的巩固了科普的传播力度,我们在急诊设立了科普基地,急诊室故事当中参演的这些医生,有明星医生开设公益讲座,每年线下的公益讲座要达到90多次,社区的义诊咨询50多场,年均的受益百姓达到一万多人次。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了5个方面的创新:视角的创新、手段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渠道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

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制片人李薇:《我要当医生》里的医院文化

\

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制片人李薇

医学文化是什么呢?我觉得医院的文化,其实就在我们当中,就在我们一言一行当中,就在医学院规培生,在学生和科主任中,院长、院士身上,医院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在病人把他的生命交付到你的手里的时候承担的那份责任。引领全国高尖技术发展的人物身上,它可以传承,有根基,可以发扬光大,而且它一定就在我们未来的全民的健康当中。

《我要当医生》和医院文化是什么关系呢,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内容取胜,不娱乐化,不像现在很多节目娱乐化,生命是严肃的,你希望医生是非常严肃对待你的,当面对生命的时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再有花哨的发表包装,不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医生就像看病一样把这个知识传递给百姓。

第二深度解读,由现象到本质,大家感受到科普宣传已经铺天盖地了,渠道非常多,你想看哪个病一搜就可以搜到,我们干什么呢,我们把这些疾病诊疗的科普与行业进步,还有国情社情相结合,通过专家对政策的解读由来,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前景,让公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三点《我要当医生》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理解,现在随着发展有着更深层的意思,现在健康中国行,让每个公众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概念,人人都是医生,人人都当好自己的医生,所以我们要引导公众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面临当前健康所面临的形势,才可能建立对国家健康事业的信心。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医院品牌建设,别忘做好医患关系法律问题

\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

在法院诉讼的大数据中,2018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占到了一万九千多件,医疗服务合同占四千多件,医疗损害赔偿是700多件。可以看出,实际上都与跟医疗纠纷相关,只不过有人用医疗合同的方式来起诉,有人用医疗损害赔偿,总的加起来大概是2万多件。

若按照争议领域筛选,主要是医疗过错责任纠纷,医疗产品责任纠纷和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纠纷。2017年医方败诉原因占比最高的是未尽注意义务、延误治疗,其次是未尽告知义务。而2018年医院方败诉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医方未尽告知义务。这个现象说明我们医院已加强管理,而且医护工作者都提高了法律意识,所以对注意义务这个问题都引起了高度的注意。

病历问题对医方责任认定影响很大。病历材料的真伪、缺失、书写不规范、病例瑕疵等问题影响了法院对医疗机构医疗损害责任的认定。

本届医院品牌训练营为期三天,近60位全国三甲医院的宣传精英参与其中,聆听大咖课程的同时,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医院品牌建设经验。目前,开营当天的课程已全部结束,接下来两天的课程更精彩。(刘倩倩)

 

(责任编辑:齐钰)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