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聪明的父母都很懂宝宝

2017-12-12 08:45:1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全家总动员,一起来育儿”是当前中国的特色育儿状态,在育儿过程中,要提醒每一位参与了育儿的家庭成员,宝宝的教育,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家庭生活的细节中完成的。

  发脾气

  秧秧现在进入“terrible two”阶段,稍微一遇到不满意就发脾气,大哭。秧秧的爸爸妈妈只好通过满足宝宝的需求缓解宝宝情绪。

  宝宝不合理需求不建议满足

  要理性分析宝宝的需求,如果是正当需求,家长应该及时回应;如果属于无理需求,则不建议家长一一满足宝宝的需求。

  和宝宝沟通不满足宝宝需求的原因;评估宝宝状态后可尝试忽略宝宝的无理需求;一般情况下宝宝哭泣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调正情绪。

  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形式;比如如果宝宝喜欢听绘本故事则告知宝宝我们讲绘本故事可否,将宝宝注意力转移到绘本上。

  在宝宝情绪恢复后,尝试通过绘本讲故事的形式告知宝宝无理由发脾气大哭是不礼貌的行为;告知宝宝对与不对的认知。

  求赞美

  东东画了一条很形象的毛毛虫,这时候妈妈正好走过来,看到了东东画的毛毛虫画,不由地竖起大拇指称赞,并夸奖“东东你真聪明”。

  针对行为特征进行赞美

  赞赏宝宝某种行为时最好根据行为的特征来陈述,对于孩子潜力激发的魅力才最大。

  建议东东妈妈这样表达:“东东观察真细致,毛毛虫画得多逼真啊!”妈妈肯定了东东画得不错并且赞赏宝宝因为观察细致才会画得很逼真;这种表达会激发东东观察和绘画的潜力。

  国外研究表明,“你很聪明”的称赞使孩子在今后做事情或学习上容易产生为取悦父母而投机取巧的心态,本身享受学习新技能的兴致不是那么高。

  “针对孩子行为特征陈述”的称赞会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更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在某个事情坚持上更有毅力。

  爱乱扔

  辰辰2岁,对乐高玩具爱不释手;儿童房里都是散在的乐高模型,辰辰姥爷就承包了收拾的工作,对自己的收纳效率还非常自豪。

  秩序感培训婴儿期就要进行

  其实姥爷这点做得不是很恰当。恰恰因为“包办收拾”错失了训练辰辰收纳本领的训练。

  当辰辰结束玩乐高时,姥爷应给予提醒“辰辰不玩乐高了,乐高玩具要回家喽。”帮助辰辰建立收纳的意识。姥爷可以示范收拾乐高玩具并通过“比赛看谁收拾得快”的方式激励辰辰自己收拾。完成收纳后,要给宝宝言语上的鼓励。比如“辰辰真不错,帮助乐高玩具回了家,下次也要记得送玩具们回家。”

  收纳玩具物品可以非常好地培养训练宝宝的秩序感,建立良好秩序感对于今后学业学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而秩序感的培训从婴儿期就应该进行。

  总胆小

  妈妈带1岁半的西西去接种疫苗,到了社区医院西西就开始哭,妈妈安慰“不哭啦,打针不疼。”但当护士打针时,西西的哭声更大了。

  不宜向宝宝传递错误认识

  打针会疼痛,这是正常生理反应。不应该采用欺骗的方式告知宝宝不疼,这样会让宝宝认知错乱;宝宝听到的指令是打针不疼,接受打针时却是疼痛的。这种错误的认知传递容易让宝宝不再信任父母的话。

  妈妈应该告知西西打针疼痛是正常生理反应,但这种疼痛只是一瞬间;鼓励宝宝坚强点,许诺宝宝如果这次打针不哭,妈妈要给个大大的赞。

  平时在家里做好就医准备,如通过绘本让宝宝对医院/医生/护士有个正确的认知,并举例“绘本中的小熊好坚强,打预防针不哭泣,真棒!”作为榜样示范,引导宝宝克服对打针的恐惧。 摘编自医学界儿科频道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