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报检索 > 电子报 > 正文

营养支持是疾病治疗的基础

2017-09-22 15:37:52来源:健康时报|分享|扫描到手机

  营养支持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如果说健康是数字100,那么营养就是百位上的1,没有1,后边即使有再多0也就失去了意义。

  “您是外科医生,为什么对肠外肠内营养情有独钟呢?”总有人这么问我,我总会说,临床营养最初起源于外科,正因为我在外科临床中看到由于忽视营养状况导致手术后恢复差,甚至出现并发症离世的病人十分痛心,所以深刻认识到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愿意投身到救死扶伤、临床营养的事业中。

  吃饭本来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对于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肠道功能障碍的人来说,进食变成了一种“奢望”,不能正常饮食,无法获得食物中的营养。再加上疾病对营养代谢产生影响,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和术后禁食等,使得身体各种营养素的储备都逐渐被消耗殆尽。据我国13个大城市19家三甲医院进行的调查发现,约有35.5%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这些具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时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手术治疗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多,伤口愈合差,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3~4倍。

  于是外科医生们便想出了救命的办法,通过肠内(采用口服/置管的方式)或肠外(静脉注射)的方式满足身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

  中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发展已有40多年历史,最开始只是输葡萄糖和电解质。虽然补充了身体所需的电解质,但是热卡(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仍不够,营养不均衡。后来有了肠外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即静脉营养制剂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使危重或疑难病人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得以长期存活。最初静脉营养制剂只能靠进口,20世纪60年代,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曾宪九教授探索试用静脉营养,1984年我来协和的时候,肠内营养也很少有制剂,只有国产的要素膳,多数病人应用自制的匀浆膳。

  直到80年代中后期,中国才有了自己生产的静脉脂肪乳剂、氨基酸制剂等肠外肠内营养制剂,并且越做越好。更加可喜的是,如今静脉营养技术越来越成熟,除了周边静脉营养和全静脉营养外,还有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导管既能做营养支持治疗,还可进行化疗,更加方便安全。

  近年来肠外肠内营养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临床上对营养支持治疗还不够重视。经常遇到外地病人过来找我,放化疗都做了,身体还是未见好转。没有给予营养支持,这些病人口腔溃疡、肠梗阻等问题频频出现。事实上,手术或放化疗前都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病人是否有体力做这个治疗,营养状况如何以及能否预先纠正,如何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其实,只有外科医生懂营养还不够。肠外肠内营养需要多学科协作,外科、内科、神经科、ICU,甚至耳鼻喉科等,包括护师、营养师、药剂师、技师都需要学习应用。很多医学院课程以及住院医生、专科医生的培训,都缺乏营养教育。我们既需要多学科医师的营养教育和临床应用及研究,又需要全民的营养普及推广,提高全民营养素养,让更多病人受益,活得健康幸福。

  学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成立于2004年,由我国临床营养的带头人、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蒋朱明教授任第一任主委。现任主委是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于健春教授,副主委是北京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韦军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吴国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营养治疗中心主任王新颖、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外科主任杨桦,秘书长为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康维明教授。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在历任主委和于健春教授的带领下,现分会已成立了6个学组、6个协作组,已出版及正在完成临床营养相关指南及共识12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临床营养学科的发展。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